如何跟老外讲中国故事?

2016-11-09 06:44:47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新闻宣传工作,分内宣和外宣两大块。其中,外宣就是要讲述中国故事给世界听。

W020151116604936705251_meitu_1.jpg

习近平讲过的中国故事 图源:央广网

【学习小组按】

1月8日,记者节。7日,小组带大家学习了习近平在会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的讲话。大家可以从中看出习近平对新闻宣传工作一直高度重视,而且见解颇深。

新闻宣传工作,分内宣和外宣两大块。其中,外宣就是要讲述中国故事给世界听。如何能够把中国故事讲述给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价值观的人?还让他们能听得懂、听得进去,进而接受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光单打独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肯定是不行的。我们也需要有顶层设计,这就需要构建相应的话语体系。

最近,《学习时报》举办了一个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主题就是“如何强化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学习小组对精彩发言做了摘编,供组员学习。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10月25日,《学习时报》召开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座谈会,邀请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国家外文局、清华大学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如何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现摘要刊发部分专家学者发言。

话语体系建构的核心要义与内在逻辑

韩庆祥

具有影响力的话语体系及其话语权都具有政治性意蕴、学理性支撑、哲学性思维、通识性表述、有效性传播等五个核心要素。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需要在这五个核心要素上下功夫。

建构话语体系,是我国在发展起来但还不是很强大的时代背景下,为解决“挨骂”而提出的一个重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急不得,需要我国硬实力强大作支撑;也慢不得,它本身就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环节。当今,在话语体系及其话语权方面,总体态势依然是“西强我弱”,但中国话语体系及其话语权建构处于上升趋势。任何一种具有影响力的话语体系及其话语权,都具有五个核心要素,即政治性意蕴、学理性支撑、哲学性思维、通识性表述、有效性传播。这分别表达的是立场、观点、方法、表达、传播。这五个核心要素具有内在逻辑联系,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逻辑进程,可看作是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一种“分析框架”。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同样需要从这五个核心要素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入手。

政治性意蕴: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以人民为中心。任何话语体系都是特定意识形态的表达,都有其政治立场,多元话语体系碰撞的实质是多元社会思潮的交锋,是政治立场的对冲。西方的“普世价值”隐含的政治立场,就是诋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共产党领导。不过,这种政治立场被普世价值的种种外衣遮蔽了,被一些人忽视了。在我国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在我国话语体系建构中,首先应确定我们的政治立场,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原则,这是根本,是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须坚持的政治立场。要巩固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洞察、分析、研究我国的社会存在,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而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凝聚党心民心。

学理性支撑:对世界多样、中国道路和中国文明的理论阐释。成功的话语体系由相对固定的概念、范畴、表述、理论、逻辑等构成,它是社会各个方面良性互动的结果,具有深刻、理性、论理等学理特征。有生命力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新理论,无不基于深入系统的理论建构、学科建设、学术探索结晶而成。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支撑话语体系的核心理论。如西方话语体系大都围绕西方中心论展开,靠西方中心论支撑,是西方中心论的表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我们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理论中的中国,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既要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要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总结、提炼、升华出一些反映中国道路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新思想,使中国的话语体系更充实,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里,话语体系的背后是学术体系,学术体系的背后是学科体系,学科体系的背后是思想体系。其思想体系的核心理论,应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基础,对世界多样性、中国道路和中国文明的理论阐释。这一理论,以世界多样性为立论前提,以中国道路为立论基石,以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新文明为立论核心。

哲学性思维:基于平等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随着“地球村”时代的来临,人类愈发休戚与共,世界已没有独善其身的赢家。近代以来的“西方中心论”所体现的哲学思维,是“主客二分”,这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时代精神,无益于人类永续发展。建构中国哲学话语体系,应反映时代发展趋势,在哲学思维上体现“主体间性”的平等性思维方式,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在实质上力求这一点。第一,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我国所倡导和践行的多边主义,重视联合国的作用,实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支持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建设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及气候变化的合作,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等等,都旨在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第二,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借助其硬实力的优势,使普世价值披上所谓“先进文明”和“学术”的外衣,向非西方国家实行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搞“攻心术”,力求推翻不符合西方利益的政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既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凸显了世界潮流、国际视野、全球共识,摒弃了西方普世价值的神话,打通了不同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之间的隔膜,塑造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第三,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打破国强必霸、弱肉强食的丛林逻辑,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陈旧思维,消除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恶性习气,改变贫富两极分化的不良局面。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里,呈现的将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的经济新前景、“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政治新道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新景象、“命运与共、唇齿相依”的安全新局面。

通识性表达:善于进行不同话语的转换。话语体系具有通识性、通约性表达,人们才能听得懂、易接纳、去认同。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构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我们既要会讲多种话语,也要善于进行不同话语的转换,把别人听不懂的话语转换为听得懂的话语,把容易引起误解的话语转换成清晰明白的话语,把只有自己才明白的话语转换成大家都能明白的话语,把“方言”转换成“普通话”,把抽象晦涩的话语转换成大众话语。当然,也包括在不同场合要讲不同的话语。

此外,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还要注重“有效性传播”,着重从传播技术、传播平台和传播方略方面下功夫。

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点

范大祺

加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的提法,主要是为了对政治话语体系的对外传播、创建政治话语体系需融通中外等认识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具体来说,这一概念涵盖了以下三层含义:首先,拓宽了视野。打破了以往仅从翻译或传播角度审视我国政治话语体系的局限。其次,准确的定位。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既不是迎合西方价值观的“去中国化”,也不是搞政治话语内外有别的“两张皮”,而是将介绍“中国特色”的中国理论打造得逻辑合理、简明易懂。最后,着眼于行动。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是踏踏实实进行提炼、传播的一项系统工程。

明确了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的内涵,接下来就要进一步厘清对外政治话语的界定。这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视角来看待。从狭义上说,对外政治话语应为介绍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党的思想理论的对外话语。但从广义上说,对外政治话语又必须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必须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凡是有利于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凡是有利于将中国特色与共同价值融通为一体的对外话语,凡是有利于传播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观的对外阐述,都应该归属于对外政治话语的范畴。厘清了对外政治话语的界定,接下来就要进一步认识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的两个关键。

第一,重在体系建设。体系建设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里的标识性就是简洁明快、浅显易懂、印象深刻、利传好记。其二是加强各概念之间的关联性、理论性、逻辑性,使它们彼此架构、互为佐证。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说提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的准备阶段,那么解析这些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是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的主体工程构筑阶段。

第二,重在人才培养。加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的对外理论塑造人才、对外话语转化人才、对外话语传播人才分散在不同部门,有的相对欠缺国际视野和外语运用能力,有的在把握外国受众心理和党的方针政策方面尚有待提高,有的在把握世情国情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未来的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人才一定是“理论、实践、传播”三位一体的高端专业人才。我们的人才培养也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

强化起草翻译传播之间的有效对接

于运全 孙敬鑫

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离不开中文起草、外文翻译和对外传播这三个环节的密切配合。

中文起草需要在立足中国实践的基础上,提升表达的国际范。与丰富多彩、成效显著的中国实践相比,与中国实践成就被国际社会接受和认可的程度相比,我们对中国实践的话语归纳成果还不够,被国际社会认可和了解的也不够。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较重要的一条是我们在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与全球视野、国际表达之间,还没有做到很好的平衡。因此,在中文起草环节,我们需要在话语产生的源头上不断提升沟通与对话的意识和水平。在这方面,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作了很多范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有很多接地气的语言,又有十分鲜明的国际范,从而把中国方案中国倡议解释得清晰明确。

外文翻译要在尊重中文原意的基础上,提升译文的融通性。翻译不仅是中外文简单的文字转换,更应无限拉近读者与书写者之间的距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翻译,尤其是政治话语的翻译“不敢越雷池一步”,严格对应中文内容,所以只有熟悉中国话语体系的专家才能理解。如今,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愈发关注,希望听到中国声音、听懂中国声音的普通民众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翻译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够将我们的政策、现实国情和发展道路,乃至历史文化翻译成受众容易接受的语言的翻译大家。需要多组织专家对重要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进行专题研讨,形成统一规范的译文表达。

对外传播要在重视传统渠道的基础上,用活各类社交媒体。“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既要在“有理说得出说得好”上下功夫,也要在“把理传得开传进去”上下功夫。近年来,我国整体国际传播能力稳步提升,但对外话语的传播能力还不高,尤其是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的能见度还比较低,接受程度也比较低。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努力使我们的对外话语呈现形式更好地适应各类社交媒体的传播要求,增强传播效果。

中文起草、外文翻译和对外传播既要各负其责,更要环环相扣。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既需要提升每个环节的效果,也需要无缝链接、相互呼应。在翻译环节,由于中外语言文化差异,在不了解话语产生语境和主要意图的情况下,译者要完整准确表达其思想内涵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中文起草者对核心政治话语的背景和意义作必要的说明,将有助于翻译者更好地理解话语本身,从而进行高质量的话语转换;外文翻译者如能建立多语种政治话语外译标准及中外文专家研讨与发布机制,则将为对外传播者提供准确、权威和便于理解的对外传播内容;传播者也可将传播渠道和传播对象的要求,反馈给话语的起草者和翻译者,使他们在话语生产的上游环节就增强传播的意识。如此,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方能取得更明显的效果。

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肖贵清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建构与中国故事相联系的话语体系,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把握当代中国实际,选取中国典型案例,增强传播效果。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这块古老的东方大地正在创造出一个个精彩而神奇的中国故事。当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国际社会也迫切需要了解东方巨龙的沧桑巨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建构与中国故事相联系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首先需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任何一种新的话语体系之所以能够建构起来,是因为支撑这一话语体系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具有与众不同的崭新内涵。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就需要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基本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的内涵作出准确而规范的科学解读。这是客观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得以成功建构的基本要求。讲好故事,需要讲清楚故事背后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完整地讲好中国新故事,也需要先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世今生和理论逻辑。唯有如此,才能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而清晰认识,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故事的种种误读。

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实现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充分结合和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话语是对外话语体系的指南针和方向盘,要充分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像“中国梦”“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政治话语创新,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学术话语侧重于从学理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研究,解析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为对外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学术研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生搬硬造、玩弄概念,对西方的学术成果也要给予批判的吸收和借鉴。大众话语是广大民众的日常用语,蕴含了丰富的民间智慧,是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集中反映。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元素和表达方式,做到“听得懂,记得住”,达到“随风入夜”“润物无声”的积极效果。

科学把握当代中国实际。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要了解和研究中国具体国情,科学把握当代中国实际。一是要联系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讲清楚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制度原因。在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前苏联、东欧国家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优势所在,着力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和加工,将其上升至话语体系。二是要联系中国历史,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三是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

选取当代中国的典型案例,加强个案研究。讲好中国故事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让国外受众能摆脱西方媒体长期以来的话语霸权和陷阱,听懂中国人所讲述的内容并产生兴趣。以往对外传播中的大而化之的工作总结或一般汇报式的宣传手段,难免会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困惑与误解。实际上,国外社会在关注当代中国发展时,其兴趣点是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从局部的微观视角切入,逐步进行针对性的总体剖析。讲好中国故事也要契合国外社会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力求小中见大、生动活泼,与国外话语实现有机对接,并借助新媒体的包装宣传等多种形式,将令人信服的具体发展经验和成果介绍给世界,呈现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的真实面貌。

加强对外交流机制,切实加强“走出去”人才队伍建设。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文化传播“走出去”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因而要抓住机遇,主动出击,提高“走出去”的层次、深度与广度,在鼓励国外各界人士到中国实地见证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也要走出去,积极广泛地参与国际社会关于中国问题的讨论。现状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专家,外语能力远远达不到国际交流的要求;而外语水平较高的人才,对于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又知之甚少,因此在国际交流中难免出现国内有价值的观点无法传递给世界、别国有益的研究成果不能被国内消化吸收,甚至出现有理说不清的状况。这就要求培养大批既通晓中国实际、又了解世界大势,同时还熟练掌握外语的专业人才队伍,为其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使一系列具有当代中国风范的精髓性思想观点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力,赢得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认同。

(来源:学习小组)

责编:李鹏宇、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