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炜:半年观察 蔡英文执政有四大特点

2016-11-23 09:43:28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摘要:白光炜通过观察蔡当局执政半年来在两岸关系上的政策做法,认为它既吸收了李登辉“台独”路线的核心内容,又吸取了陈水扁“激进台独”做法的失败教训,可以说是李、扁“台独”路线的升级版。

  据香港中评社报道,以“520民进党执政半年来的两岸关系评判”为主题的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圆桌会议11月20日在京举行。军事科学院台海研究中心主任白光炜出席会议并发言。他表示,半年来蔡英文的政策做法体现四个特点,分别是路线战略化、策略柔性化、民主工具化、力量年轻化。

  白光炜用三句话概括半年来的两岸关系:两岸制度化沟通机制处于停摆,两岸关系的对抗性持续上升,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风险不断积累。两岸关系对抗性和风险的产生乃至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民进党蔡当局政策上拒不承认体现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和其利用执政资源不断蚕食两岸政治现状的做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蔡当局的两岸论述至今仍没有过关、答卷仍未完成。

  白光炜通过观察蔡当局执政半年来在两岸关系上的政策做法,认为它既吸收了李登辉“台独”路线的核心内容,又吸取了陈水扁“激进台独”做法的失败教训,可以说是李、扁“台独”路线的升级版。所谓“升级版”,一方面,它在继承李登辉提出的“台湾民主化、‘中华民国’台湾化、两岸两国化”主张的同时,利用现有执政优势更隐性地向前推动;另一方面,避免重蹈陈水扁当年的覆辙,对扁的“四不一没有”进行了翻版,提出了新的“四不一没有”:现状不变、善意不变、不会屈服、不会对抗,没有“九二共识”。

  白光炜认为,蔡英文的政策做法有以下特点:

  一是路线战略化。蔡英文经过在李、扁执政当局的多年政治历练、两度参加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目前全面掌控台湾地区“行政”、“立法”资源,其推行政策主张的内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其外部环境也相对李、扁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也受到了更多的制约。因此,蔡当局推进“台独”的路线更加谋求长远、讲求章法,战略清晰、战术诡诈,吸取陈水扁时代“民间政治动员、当局强力推进、两岸激进冲撞”模式的失败教训,塑理念成为总方向、国际化成为新路径、“立法院”成为主战场,前有民间运动鼓躁先行、后有顽固“台独”裹挟推动,通过“解构两岸一中、重塑台湾认同”。

  二是策略柔性化。蔡当局不同于陈水扁的地方是,其两岸策略更加低调温和,政策表述更加模棱两可,具体作为更加柔软隐蔽,国际路径更加表里共进,实现形式更加务实灵活,但所谓的“柔性”“模糊”“低调”“灵活”只是表面,实质上则是:柔软中夹带着死硬、模糊中透露着清晰、低调中暗含着高调。在政策推动上,蔡经常躲在幕后,发挥其他政治力量、政治人物、政治机构的作用,有风险可推卸责任,有机会则顺水推舟。

  三是民主工具化。把民主当幌子、把民意做挡箭牌。对岛内民众,将民主作为话语制高点,赢得民众特别是年青人的支持;对岛内政党,借民主、民意搞所谓的转型正义,手刃国民党;对大陆,遇到大陆反对,就祭出民主、民意牌,把民主民意作为挡箭牌,甚至借助民粹力量对抗大陆;对美日,把民主当作选边站队的敲门砖,寻求外部势力的支持与帮助。从这一点上,蔡当局的政策可谓内外有别,对国民党毫不手软,一点也不柔。

  四是力量年轻化。注重培养年轻一代,“台独”接班人也从娃娃抓起,将“台独”诉求寄望于年轻一代,通过任用“台独”理念的教育、文化机构负责人,废止课纲微调,大肆推动“去中国化”,切断与大陆的历史连结等等,搞文化、教育“台独”。在一些议题推动过程中,让“时代力量”等新兴势力冲在前、打掩护,比如在推动达赖访台、“立法机构”成立“西藏连线”等方面,与“时代力量”演双簧、唱红白脸。

  虽然民进党重新上台给两岸关系带来巨大挑战,但白光炜强调,我们更应看到,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祖国大陆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两岸我强台弱基本格局持续强化,大陆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和意志也越来越强。

责编:刘国民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