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台湾“劳基法”修正案、同性婚姻、“立法院”改革等议题上,“时代力量”与民进党相互攻击,乃至口出恶言。一时间,“大绿、小绿互撕”成为台湾政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立法院”开议期间,“时代力量”与民进党就因为交换委员会的事杠上了,后来两党又发生了有关拆迁案、“一例一休”案等争议。总的来看,在这些争议中大多是“时代力量”采主动攻势,而民进党“被迫还击”。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状况?表面上看,如同“时代力量”所言,他们是“秉持理想不变”,而民进党则在执政后“改变初衷”,所以他们只好“为民请命”,“据理力争”。“时代力量”主席黄国昌面对外界有关“两绿争斗”的质疑时,曾理直气壮地说,“用自己曾经诉求的主张、曾经作过的承诺当基准,不是最基本的检验标准吗?”但民进党则认为“时代力量”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成天只会“作秀”;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双方对2018年地方选举的考量,特别是“时代力量”深知自己基层力量薄弱,上次能拿下3席区域“立委”全靠民进党礼让,而民进党当初之所以礼让是因为那些选区仅凭民进党一党之力较难战胜国民党候选人,但随着国民党变弱,未来民进党不可能再礼让,因此急欲扩大自己的地方支持面。由于地方选举中选民更看重的是民生问题,因此“时代力量”选择了这一方向抨击执政的民进党。
目前民进党总体实力还是远胜“时代力量”,但由于“时代力量”在政治舞台上“敢冲敢拼”的风格较能吸引台湾青年人注意,同时又比民进党更擅长运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网络媒体进行自我包装,因此受到相当数量台湾20至39岁年轻且高学历族的支持,而民进党的支持者则分散到各个年龄层,且年纪越大支持度越高。这种“新绿”与“老绿”的年龄结构对比会不会逐渐改变目前的“小绿”与“大绿”的力量对比,值得进一步关注。
特别是自今年4月在新竹市成立第一个地方党部后,“时代力量”大力发展基层力量,并大有“从地方包围中央”的架式。黄国昌直言,该党要“迈向第一大在野党,并期许未来有执政机会”。黄国昌能有这样的“雄心”和“底气”,可能与其对台湾社会所谓“天然独”的寄望有关。“时代力量”这股蹿起于“太阳花学运”、整合了一批“台独”基本教义派的政治势力,自今年跨入“立法院”后,就在“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的命名、“侨委会”和“蒙藏委员会”是否并入“外交部”等议题上高举“极独”旗帜,并获得“台独”势力的喝彩。然而,事实上台湾并不存在所谓“天然独”,当前一些台湾青年人之所以“倾独厌统”,主要是李、扁二十年执政进行“台独”教育的结果。现在蔡英文当局在台湾教育、文化、司法等部门大量起用“独派”人士,将进一步“独化”台湾社会土壤,而这一土壤培育出来的果实今后极可能被“时代力量”收割,进而反噬并绑架民进党,蔡英文当局也将自食恶果。
(严峻,全国台湾研究会研究部主任,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王书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