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长城》的“试金石之旅”

2016-12-20 13:25:26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作为中国符号的长城,背负了中国优秀文化的“软实力”;作为“试金石”的《长城》,背负了中国优秀文化的“走出去”,希望《长城》真正的试金石之意得以发挥,从而引领文化立世、文化兴邦。

投资1.5亿美元,是中美合拍的第一部重工业电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长城》16日上映以来就引起广泛关注,关于它的讨论甚至超越了电影本身。

《长城》有多长,意义有多大,这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那些一味批判电影肤浅、老套、庸俗的言论是不值得吆喝的。作为中美合拍的第一步重工业电影,它承载着中国文化的走出去,外来产业的引进来,对于这块试金石,有必要多一些包容。

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输出在《长城》的体现是可圈可点的。美国演员马特·达蒙在片中扮演雇佣兵,在第一次战斗中,导演给了马特·达蒙好几个近景来表现他的震惊,他原来不知道女人在战争中干什么,结果发现女人做了最危险的事,这对于欧洲当时重男轻女的价值观是一种撼动。电影里有很多这样的点。据了解,导演跟进了4场观众测试,美国观众不觉得自己的价值观被挑战、被强加了,这些潜在的东西通过类型电影的方式放进去,由浅入深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

提升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依赖于影视作品的推出,也更依赖于其他文化产品走出去。除了通过音乐、舞蹈、表演、展览等各种艺术形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还应当充分利用通信、网络、软件、直播卫星等技术和产品,通过这些当代文化传播的新载体,来推广中国文化。

此外,文化自信重在把握中国自身发展的脉动,需要的是久久为功。一方面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深化对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规律性认识。张艺谋这样讲:做起来很难,要因势利导、借水行船,顺着故事的结构进行调整。这部电影不只是拍给中国人,而是拍给全世界人看。东西文化要碰撞和融合,所以如果只跟西方人讲中国人的文化和道理,他们不爱听。唯有在知己知彼的常态下,细化中国文化走出去策略才是长远之策;另一方面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正视深入实践的挑战。《长城》作为中美合拍的第一步重工业电影,是一次影视作品的实践挑战,虽然饱受诟病,但也要经受住考验,我们可以顺着电影类型走,先让这个类型的套路成功,只要品牌建立起来了,那就可以顺势而为了。

作为中国符号的长城,背负了中国优秀文化的“软实力”;作为“试金石”的《长城》,背负了中国优秀文化的“走出去”,希望《长城》真正的试金石之意得以发挥,从而引领文化立世、文化兴邦。(范 超)

海外网“舆论广场”栏目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栾雨石、李鹏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