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为啥用“十四年抗战”取代“八年抗战”?

2017-01-11 09:51:22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九一八事变”才是二战真正的起点。因为事变后,日本无视国际社会的警告和调停并退出国联,从而破坏了一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进而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

教育部 抗战 日本侵华 教育部为啥用“十四年抗战”取代“八年抗战”?

纪录片《东北抗联》(图源:央视网)

近日,教育部发函,要求在中小学教材中“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八年抗战”这个词民众早已耳熟能详,为什么现在要强调“十四年抗战”?

众所周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对中国东北地区悍然发动侵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也就是说,日本大规模侵华是从这一天开始的。那么,遭受日本侵略后,中国方面有什么反应?是否束手就擒,坐以待毙?若不是,那么毋庸置疑,“十四年抗战”在史实上是成立的。那么,是谁积极号召和组织抗日?

1931年中,日军侵占中国东北的图谋已昭然若揭。但是,蒋介石却多次电令张学良避免和日军发生武装冲突。9月12日,蒋介石特邀张学良到石家庄,当面命令他:“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9月21日,在南京国民党政要会上,蒋介石强调,“务须慎重,避免冲突”。翌日又对国民党党员发表演讲,称:“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这种“不抵抗政策”,导致日军长驱直入。

与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9月20日,中共中央即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9月22日通过了《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9月30日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第二次宣言》,主张同仇敌忾,全民抗战。正是基于这一史实,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流砥柱”典出《晏子春秋》,寓意坚强独立的力量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如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之秋,力挽狂澜,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九一八事变的真相在日本曾长期是个“秘密”,直至战后第11年,参与策划这一事变的日军少佐花谷正在《别册知性》杂志上发表回忆录《满洲事变是如此谋划的》,事变真相才为日本民众所知。因此,强调“十四年抗战”,不仅有助于教育中国学生,也有助于告知日本民众:所谓“为了突破美国、英国、中国、荷兰包围圈”的“自卫战争论”、为了将西方殖民势力驱逐出东亚的“大东亚解放战争”,面对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这一铁的事实,均经不起任何推敲:当时的中国东北,既没有西方殖民势力,更谈不上对日本形成“包围”。也就是说,强调“十四年抗战”有利于驳斥上述日本否定侵略战争的两大“理论”。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只有真正使日本民众充分认识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犯下的罪恶,才能理解“不幸的历史伤痕依然深深留在中国人民的的心中”这句话的含义,成为敦促安倍等深刻反省侵略历史的积极力量。

强调“十四年抗战”另一项意义是有利于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一般认为,第二战世界大战是以1939年9月1日德国实施“白色方案”,发动“闪电战”进攻波兰为起点的。但正如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所批评的,“人们总是习惯在欧洲的路灯下观望世界。”将德国进攻波兰作为二战起点,具有浓厚的“欧洲中心论”色彩。包括滨林正夫、木村英亮、佐佐木隆尔在内,国际学术界不少现代史专家认为,“九一八事变”才是二战真正的起点。因为事变后,日本无视国际社会的警告和调停并退出国联,从而破坏了一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进而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中国强调“二战后国际秩序不容改变”,不仅为了维护钓鱼岛主权,而且为了维护战后国际和平环境。

既然如此,那么如何理解“八年抗战”?习近平主席在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这句话,对“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两个不同概念,做了很好的解释。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教材中“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也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重申的“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体现。

(冯玮,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贾兆恒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