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会出现“南海危机”吗

2017-01-19 06:41:56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中美南海博弈又将会成为2017年南海局势的“主轴”,除非南海局势发生了重大突发变故,否则越、菲两国不太可能在2017年挑头“闹事”。

129034499_14647859628871n.jpg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新年首访东南亚 图源:新华网

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接连访问菲律宾、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所到之处均都主动提及南海问题,并含沙射影暗指中国为挑动南海争端的始作俑者,甚至提出要联合上述国家来共同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南海危机”。一时之间,本已逐渐冷却的南海问题再度甚嚣尘上。

实际上,无论日本如何“卖力”,也不管安倍如何“表演”,以日本今天的能力和实力,不太可能2017年挑动南海局势的主角,充其量,顶多算一个积极的“配角”。从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的角度而言,自“二战”结束后,日本就一直处于美国的“看护”之下,虽然其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军事安全和政治外交领域却始终难以施展拳脚。从地区和全球影响力而言,日本更是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有口皆悲”成为了日本在全世界的代名词。由于日本一直未能对其“二战”期间所犯下的罪行做深刻的反省,反而通过各种手段“粉饰太平”,因而至今也没有得到受侵略国的彻底原谅,这也导致其国际声望一直在低位徘徊。而从其介入南海问题的动机而言,只要稍微有点国际关系常识的人都知道,日本这么做哪里是什么好打抱不平的“梁山好汉”,其分明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另有所图,这也决定了那些与它接触的国家绝不会轻易上当。因此,日本的所作所为不太可能掀起多大的浪。

虽然日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但这并不代表2017年的南海局势局一定会风平浪静。如果说非要找一个有可能掀起南海波涛的国家,美国毫无疑问是最合适的。事实上,作为最大的域外介入国家,美国对南海问题关注从2016年末就开始“暖场”了。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也还处于“模糊期”。12月4日,特朗普就在推特上对中国的南海政策进行“批评”,指责中国近期在南海中部修建大规模军事设施,并认为这些事情并没得到美国的同意。

而美国候任国务卿蒂勒森1月11日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听证会上关于南海问题的发言中也强调,“中国在南海的岛屿建设是‘非法行为’,‘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类似’,我们必须向中国发出一个清晰的信号:第一,停止岛屿建设。第二,你们进入这些岛屿不会被允许。”联系到近日特朗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提及中美关系时表示包括一个中国政策在内的所有事项都在谈判之列。由此可见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其内阁成员,都已经开始对中国的南海政策提出一定程度的质疑,考虑到特朗普本人和其内阁成员的商业背景和“重商文化”色彩,不排除美国新政府未来以南海争端为筹码要求中国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如若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中美南海博弈又将会成为2017年南海局势的“主轴”。

除美国、日本等域外国家外,域内国家(其他争端国)2017年极有可能继续保持相对“温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显然并不愿意对前任阿基诺政府留下的政治遗产“照单全收”,他更加注重实用主义,一改过去全面倒向美国的“单边外交”,主动向中俄等地区大国靠拢,对仲裁案采取了“既不着急执行、也不愿意放弃”的政策,即一方面承认并乐见最终裁决的法律效力,另一方面又不急于以此向中国施压,要求执行裁决,避免因此“触怒”中国,进而影响中菲经贸关系。越共中央总书记阮仲富也于近日访问中国,并就中越关系和海上争端达成了诸多共识。可以预见,除非南海局势发生了重大突发变故,否则越、菲两国不太可能在2017年挑头“闹事”。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保持2017年南海局势的稳定,有关各方、特别是争端当事国必须在争端解决机制上多下功夫。去年8月,在内蒙古满洲里举行的落实《宣言》第13次高官会和第18次联合工作组会议上,有关各方审议已经通过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对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指导方针”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并承诺在不受干扰情况下加快“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进程,争取2017年年中完成“准则”的框架草案达成共识。由此可以预见今年将是“南海行为准则”文本初步达成之年,对于有志于继续推进“稳定压倒一切”的中国而言,自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准则”的性质、定位、内容等核心内容上。

(康霖,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李鹏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