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当局年金改革挟私心遭抗议 进退两难

2017-01-22 09:29:06来源:法制日报
字号:
摘要:台湾经济不断下滑是台年金困境的大背景。年金问题说到底是钱的问题。如果台湾经济持续繁荣,即使各界缴得少也可通过财政救济补助,或者让各界多缴点也不至于斤斤计较。

  1月21日,岛内争论已久的年金改革会议在一片反对声中登场。因年金改革攸关每个人的养老问题(多数人的养老金都可能下调,只是幅度不同),加之蔡英文当局处理不当,引起社会普遍反弹,受冲击最大的军公教群体反弹尤为剧烈,甚至已有人开始绝食。这对民意急速下滑的蔡当局而言,面对新一轮抗争势必是场难以承受之重。

  大规模反蔡“街头运动”

  台湾年金制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具体包括军人保险、军人退抚、公教人员保险(公务员、公私校教职员)、公务人员退休、学者教职员退休、私校退抚、政务人员退职、法官退养金、劳工保险、劳工退休、民众年金、老农津贴、农民健康保险等13种制度。若按当前费率与给付水平,各行年金制度正面临收支失衡,且随着财政不断恶化,迟早要破产。因此年金改革势在必行,这也得到岛内主流民意认同。只不过,各方对改革的进度、幅度等有不同看法。蔡英文竞选期间承诺,“年金改革必须是渐进式”。

  民进党执政后,任命台当局副领导人陈建仁为年金改革委员会召集人、民进党智囊林万亿为副召集人兼执行长,全面推动改革事宜。然而,“全面执政”的民进党却搞起了“暴走式”改革。自去年6年起,他们接连召开20次年金改革座谈会;去年12月31日和今年1月7日、8日、14日分别召开北中南东四区分场会议。按计划,行政机构与“考试院”要于今年5月20日前完成相关改革方案,提交给立法机构审议。

  目前来看,军公教群体成为此次改革的焦点,主要包括:一、是否继续维持军公教18%的优惠存款利率,即“18趴”;二、是否降低所得替代率,即员工退休后领取的给付与退休前薪资所得的比值;三、是否延迟退休到65岁;四、如何提升基金经营绩效,增加基金总额;五、特殊对象,如党职并公职、法官与检察官、公营行库职工、政务人员等这些人的退抚金计算与领取到底该如何处理。无论如何,军公教都是“改革”主要对象,是最大的利益受损者。去年9月3日,军公教人员的游行示威活动,参与人数出人意料地多达近15万人(警方保守估计),成为蔡英文执政后首场规模最大的街头抗争活动。

  4场分区会议再次激起新的抗议浪潮。在民进党大本营高雄,会场外抗议者超过万人,抗议者们一句“我们的现在是你们的将来”对负责安保的警察产生很大震动。而林万亿的教师延退年龄一次到位的“暴走式”改革方案,更让教师成为抗争主体。各教师团体痛批“蔡英文霸凌老师”“林万亿是晋惠帝”,全台教师工会总联合会(全教总)宣布在全岛发起集体行动。各地10万老师纷纷采取集体请假、集结游行、拍照上传蔡英文脸书等方式抗议。15日,民进党大本营台南3000名现任与退休老师走上街头抗议。

  在新一轮抗争中,部分公务员酝酿组建工会以应对政客斗争。16日,由军公教人员组成的监督年金改革行动联盟在立法机构门口采取绝食抗议。即使受冲击较小的劳工团体也非常不满,他们认为将劳保费从12%提高到18.5%,并延长投保时限至15年以上,是加重劳工本身的负担并降低年金给付,让原本就缺乏退休保障的劳工更没有保障,直指蔡的所谓改革是假改革。

  新一轮抗争远因近果

  首先,民进党对军公教的敌视是此次抗争的导火索。长期以来,军公教群体一直被视为国民党坚定支持者、蓝营“铁票”,且迄今仍是“忠贞”国民党员的集结地。因此,民进党从不掩饰其对军公教的敌意,每逢选举总喜欢借机炒作军公教的“优待”问题以求激发劳工等群体的不满。马英九执政时,曾迫于民进党压力和“社会公平”呼声,削减过退休军公教人员的部分福利,然而,“完全执政”后的民进党并不以此为止,仍准备继续大笔削减军公教人员的既有福利。

责编:刘国民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