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春节文化的国际化

2017-01-25 09:51:05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摘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个个环节,一个个场景,一个个节庆符号,都需要在中西文化碰撞的氛围中重新解读,大胆重构,发现深层意蕴,寻求更为博大的共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将至,有关部门近日启动2017年春节文化走出去的工作,推动春节进一步成为全球共享的世界性节日。

  春节能否成为世界性节日?对此议题,论者蜂起,网民踊跃。倘追根溯源,春节早就溢出国界了。以历时性看,汉唐以来,儒学文化圈的一些国家逐步以春节为自己的节日且延续至今;奔赴五洲四海谋生的华人也陆续“携带”春节进入异域……从共时性看,乔居世界各地的华人“每逢佳节倍思亲”,轰轰烈烈地庆祝且与所在地的外国友人和谐互动;一些国家和地区陆续将春节列入法定节日之中,每逢中国春节,各国政要纷纷致辞向华人恭贺,世界各地的春节活动不断为国外媒体所追踪。可见,此话题并非向壁虚构,而是传递了一个让我们颇为乐观的信息:春节的国际影响一直在扩大当中。

  我们现在需要直面一个问题:这么多对春节的关注者乃至参与者,他们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接受了春节的文化魅力和意蕴呢?春节文化的世界性传播,不应只靠政府、华人群体的策划与推进,更需要民俗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等专家学者的介入,以衔接不同的地域文化元素,推进中国传统春节文化的世界化。

  春节成为一个世界各地认可的节日,需要交代。譬如在春节谱系的系列节点中,从腊八到元宵,我们是仅展开核心节点除夕、初一的推广呢,还是以此为圆心覆盖更多节点呢?欧美人对春节文化的符号饺子、春联、门神等,有无接受的障碍?春节意涵中对春天的期盼、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对家庭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能否顺畅传达?春节谱系中正月初七的“人日”,强调个体的人的尊严与人类整体的神圣,能否与欧美文化找到契合点,作为春节在异域拓展的一个重要支点?一个个环节,一个个场景,一个个节庆符号,都需要在中西文化碰撞的氛围中重新解读,大胆重构,发现深层意蕴,寻求更为博大的共鸣。像《联合国宪章》序言所说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想要达到如此境界,这是人类文化历史中的大课题。

  春天是没有国界的,春节也应无国界。

责编:栾雨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