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被射杀背后:部分法国人自认为高人一等

2017-03-29 13:55:40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不少法国媒体肆意抹黑中国,使法国老百姓产生了误解。

据文汇网报道 3月26日,一名中国公民在法国突遭警察射杀。事件发生后,在当地华人圈引起极大轰动。他们称:“在法华人屡次遭受不公正待遇,这次的行为更是令人难以接受。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应该团结起来维护自身权益。”未料,当地华人的抗议活动却遭法国警察的打压,场面惨不忍睹。

中国人何以在法国遭受如此不公的待遇?法国人与中国文化之间的隔阂,是原因之一。那么,中国人又是如何在部分法国人的心目中形成了刻板印象?

以文学领域为例,自18世纪上半叶始,中法两国文学就展开了直面对话。两国文学交融的漫长历史表明:法国作家在吸取中国题材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和异国情调扭结在一起。

何谓“异国情调”?一句话,一些法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文化,只是将其视作外来的新鲜事物。

比如,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的哲理小说《查第格》中的“割鼻”一章,就是依据殷弘绪神父译介的《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故事写成。但是,伏尔泰并不懂得庄周“人心莫测”的遁世哲理,只是借用中国先哲的古训,影射当时法国社会的人情险恶。

把中国文化与形象当成工具使的,不止伏尔泰一人。法国作家马尔罗凭借小说《人的状况》获得1933年的龚古尔文学奖。这部小说描写的正是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和一群中国革命者的心路历程。

表面上看,小说取材于中国,然而作品中的“中国味”淡之又淡。小说里到底有多少中国人?起义中出现的革命者只有一个中国人陈达二而已,他还是个恐怖分子。这场轰轰烈烈的中国革命的直接领导人、组织者和抛头露面的人统统是外国人。中国读者在阅读这部小说后,只能送给作者一张黑人问号脸。

不仅如此,这部小说还表现出法国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按照中国方式鞠躬”、“按照中国的习俗送花”、“按照亚洲的方式派人去谈判”、“按中国人的习惯方式蹲了下来”之类的说法比比皆是。

实际上,伏尔泰、马尔罗等法国作家对中国抱有好感,热爱中国文化。连他们笔下的中国人形象都严重失实,遑论其他法国人了。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力不断增长,又使部分法国人感受到了威胁。

法国“青年非洲报业集团”麾下的杂志《月刊》创刊于2006年,是第一本全球发行的法语刊物。该杂志曾经推出“跨大西洋趋势2012年年度调查报告”,对美国、欧盟中的法、德、英、意、西、葡、匈、荷、波、瑞典和斯洛伐克12个国家的民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在问到“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机遇还是一个威胁”时,认为“中国是威胁”的法国民众竟高居榜首,高达65%,甚至超过美国(59%)。

这又是怎么回事,法国民众为何如此惧怕中国?原来,不少法国媒体肆意抹黑中国,使法国老百姓产生了误解。

2011年,“雷诺工业间谍案”在全法国闹得沸沸扬扬,《巴黎人报》用了整整四个版来渲染“中国人是如何对我们进行间谍活动的”。结果事实证明,这完全是无中生有。

数年前,中国人有意购买法国最重要的海港之一“勒阿弗尔港”。结果,法国标题党纷纷抛出“中国人已买下勒阿弗尔港”的言论,部分法国电视台还开始报道“中国人是如何前来殖民法国的”。一时间,不少普通法国人被夸张的报道唬住了,将中国视作最大的威胁。

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误解,并不奇怪。要解决这个问题,也没那么难。问题还是,不少法国人是否愿意主动迈出脚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呢?

18世纪,在钱德明(1718—1793)等法国神父撰写的《北京传教士中国杂篆》中刊有一篇论述中国文字的长文。该文将“船”字拆解为“舟”、“八”、“口”,说这会令人想到中国人知道诺亚方舟上的人数;又将“婪”字拆解为“林”和“女”,说这恰与夏娃偷吃禁果的罪过相吻合。这种带有太强“福音传播”色彩的诠释,暴露出这些法国传教士欲将中国纳入《圣经》历史的企图。

说到底,如果部分法国人还抱着法国文化高人一等的心态,就很难与中国人进行平等的文化交流。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为世人所熟知。据说,希拉克能够默写中国历史朝代年表,不仅没有丝毫差错,甚至对历朝皇帝了如指掌。事实上,热爱中国文化的法国人也不在少数。真心希望,这样的法国人能再多一些。 

责编:王书央、王少喆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