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危机下,中国经济如何逆流而上

2017-06-14 09:26:06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特朗普上台后实行了贸易保护政策,逆全球化趋势明显。习特会之后中美贸易呈现良好势头,中美未来的发展态势应该会有良好的发展的。

目前中国和美国已经成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额从2001年底的980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16年的5240亿美元,年均增速14%。如图1所示。

图片1.png

资料来源:COMTRADE数据库,转引自郭美新等(2017)《特朗普贸易战对中美经济的影响》。

图1  中美双边贸易增长率

在中美双边贸易中,机械和电子产品是中国对美出口的最主要产品,2016年约出口1730亿美元,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量的44%;纺织品是第二大出口产品,2016年约出口420亿美元,占总出口量的11%。贸易争端最主要发生的行业是钢铁行业。美国政府批评中国政府支持国内钢铁和铝制品行业,向全球倾销1亿吨钢铁,扭曲了全球市场结构。其中,2011-2015年间,美国对中国企业进行了29起反倾销调查和25起反补贴调查,包括针对钢铁行业的11起反倾销和10起反补贴调查。目前,欧美国家有一种看法,认为是中国因为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业存在严重产能过剩,所以会对其主要的出口目的地—欧美市场进行倾销。那么,到底在学理上,是否真存在这样的一种因果关系呢?或者,更明确地讲,中国各主要的工业部分到底存在多严重的产能过剩呢?笔者和金洋、张睿(2017)最近的论文《我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衡量与企业生产率估算》对这个问题提倡了一个答案。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强调产能利用率的衡量是理解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关键。他们利用资本折旧率作为代理变量,在生产函数分析框架中构建了一种同时衡量产能利用率和生产率的方法。该方法比较清楚地清晰界定了产能利用率的概念,并具有广泛的可扩展性。他们利用该方法估计了中国工业企业1998年到2007年间的产能利用率。发现了在此期间中国工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经历了一个整体上升的过程,但是不同性质的企业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生产率较高、人均资本存量较低、出口产出比更高以及利润率更高的企业更有可能伴随更高的产能利用率。本文还以钢铁行业为例分析了产能利用率在地域和时间维度上的差异。

为了更好地刻画中美两国间的贸易,必须把中美的双边贸易放到一个全球贸易的框架中,这个道理是显然的,中美两国虽然是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各自的市场也是向其他国家开放的。同时,如果一国对另一国实行高关税,那么不只会影响被征收高关税的国家该产业的生产和贸易,同时也会影响该国其他上下游产业的生产和贸易。所以,在郭美新等(2017)的论文中,他们考虑了一个多国家-多部门并允许上下游部门互动的李嘉图模型对中美潜在的贸易战对中美经济的影响做了几种模拟分析。

首先,如果发生贸易战,美国单边对中国所有产品征收45%的高关税。这个假设有两方面考虑:第一,如果美国把中国定性为汇率操纵国,就可以要求人民币升值40%—45%,相当于对所有产品征收40%—45%的关税;第二,如果美国不把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将对大部分制造品征收35%的产品关税。现在美国对中国的产品平均关税差不多3%—4%左右,所以加起来在40%左右。这种情形下,美国的进口减少而产出增加。特别是石油、纺织品、木制品、和电脑的进口量下降最为显著,约为1/4。中国总产出在11个部门会下降,尽管如此,关税对总产出的影响并不大,大约减少不到5%,因为中国可以增加对其他国家的出口。给定美国对中国实施单边贸易关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几乎被摧毁,平均下降75%。由于高额关税导致更高的国内物价,美国的真实收入会下降0.6%。中国真实收入会下降0.38%,程度远小于美国。一些小国如卢森堡、新加坡,由于美国限制了中国的出口,中国的主要出口品会多出口到其他国家。这样,那些小的开放经济体就会从美国的单边贸易战中获利。

第二种情形,美国对中国所有产品征收45%的高关税,中国也以牙还牙,对美国所有产品征收45%的高关税。这种情形下,双边进口量都会大幅度下滑。美国总产出、总进口、从中国进口都与第一种情况相似。在电脑、纺织品、电子产品这三个行业,美国的总产量会扩张。中国总产出和总出口的变化程度也与第一种情况类似,但纺织业和电脑业总产出和总出口显著降低。所以从生产的角度,中国受损比较厉害。从真实工资的变化看,美国下降0.75%,中国福利反而上升0.08%。小国仍将从贸易战中渔翁得利。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之所以在贸易战中会实现福利上升,主要是因为模型假设中国在发生了贸易战之后会增加从其他国家(美国除外)的进口。经济学的直觉是虽然中国无法再出口到美国去,企业生产受到负面影响,工人工资会下降。但是,如果中国可以从其他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进口的话,因为更多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生产厂商不得不对产品降价。国内消费者可以以更低价购买到产品,如果价格的下降比工资下降得更大的话,就可以实现真实收入的提高、福利的改善。

当然,如果中国在发生了贸易战之后没有从其他国家(美国除外)增加进口,他们也做了一种情形模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美国都会有福利损失,而且中国的损失更大。原因就是因为中国工人工资下降了,但消费品的价格并没有下降,这样就会造成福利损失。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发生了贸易战之后,中国是否增加进口。

总之,在笔者与几位合作者合作的关于特朗普潜在贸易战的论文中,我们的各类模型校准显示,美国在各类潜在的贸易战中基本都是受损最大。而中国可能在贸易战中受损,也可能受到的影响不大。出现那种结果的关键是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实现贸易再平衡。而保持贸易平衡的关键是促进同其他国家的贸易,从其他国家多进口。

责编:栾雨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