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建交对民进党当局的警讯

2017-06-16 08:47:47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倘使蔡当局仍拒绝更易两岸政策,或始终抱守着虚假的现状,恐怕会沦落到满盘皆输的景况。

465c92a33523585b740143f035cea9b0_w.jpg

蔡英文上任曾首访巴拿马

转移焦点是惯用伎俩

当然,台湾当局企图塑造巴国之“不义”与“都是中共打压”的论点来定义出共同敌人。无论表示“中国大陆用金钱外交打压台湾”,或指控北京方面“操控一中”,而台湾“绝不在威胁下让步”,甚至明示“不排除检讨两岸政策”。这种俗称“出口转内销”的手法,进一步运作台湾内部“团结”、“一致对外”的声音,以遮掩蔡当局上任来最大外交失败,与蔡当局“维持现状”的完全失能。

其实这些并不是不能理解,从笔者有记忆来,约莫自25年前的台韩“断交”就是如此处理。对于台湾“外交部”的状况外,每回都是用“见笑转生气”的言词带过,彷佛都是人家有负于我们。而这种只要遭遇到“外交”挫折,台湾当局总试图转移焦点,将大陆视为政治利益的提款机,却从来不真正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信息相对不公开的年代或许有用,但在媒体信息爆炸的今日,似乎也逐渐被人民看破手脚。是以目前就网络民调来看,即便确有对于大陆或巴国不满的意见,但另一个不遑多让的意见,恐怕还是对于台湾当局事前无作为,甚至事后虚伪作为之反感。联合报的网络民调更有极大多数认为这是不承认“九二共识”搞坏两岸关系所必然导致台湾益发边缘化的结果,而即便当局方面早有预料,却未能务实采取有益于台湾之措施。显然蔡当局面对益发严峻的国际情势一点也没打算清醒过来,一切诚如吕秀莲所说,当WHA仅有11国为台湾出声,其他“邦交国”都没有帮忙,而仔细对照下来即可以发现,国力较强、国际地位较稳定的国家都没有发言,就该知道危机来了。

大陆的思维与高度

只是吕秀莲没说的是,这次并不能完全怪罪于“中共打压”,毕竟国与国来往,主要是实力原则,也该以国家利益为基准。台湾与大陆在巴拿马当地实力差距甚大:台湾在巴国约有300人,大陆在巴国有20到30万人;而在巴国的科隆自由贸易区中,台商约20家,但大陆的厂商却数以千家计算,甚至包含台湾的长荣在当地的工程,都是由大陆方面来承揽的,而大陆也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使用国,这也是为什么巴国的瓦雷拉总统要强调与大陆建交对巴国来说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而大陆亦表示两国建交“理所当然”的主因。

终究大陆方面已不再只是由两岸关系的角度思考自身与台湾“邦交国”的关系,而是更高的全球经济思维。这方面确实如同大陆外交部所言,巴拿马很早就想和中国建交,双方的经贸往来也很密切,只是一直在等待时机。

而这个时机无须讳言,除美国正值内忧外患,且北京与华府当前关系稳定之外,自然也与两岸情势相关。

事实上,台湾与巴拿马的“外交”关系一直摇摇欲坠,2009年即传说巴拿马会转向承认大陆,但北京看在马英九的两岸立场,拒绝巴拿马的建交提议。而在蔡英文上台后,对于大陆方面所提出的试题非但没有缴交答卷,反而在520就职一周年时提出“三新”的说法,意味着对北京的根本性否定。而所谓“维持现状”更是一个假面现状,这使得大陆方面更加确定了她的政治属性。再加上前段时间绿营县市长抛出的政治语言,无论是“亲中”、“和中”、“知中”,虽貌似与之前理念有差,也或者将昭示民进党大陆政策的转向,但背地里仍是将大陆视为另一国的想法,甚至赖清德还说不放弃“台独”,似不避讳地吃中国大陆豆腐。

责编:李鹏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