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活着真好”?该给年轻人减减压了

2017-07-12 16:10:20来源:中国青年网
字号:
摘要:在每一个快节奏的城市中,在为社会进步拼搏过的同时,希望社会、同事、被服务者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怀,适当地减压,用更大的动力共同创造更和谐的将来。

  《26岁医生发文“还活着真好”2个月后通宵加班猝死》,当这条新闻在电脑屏幕上打开的时候,太多的思绪在内心触发,看到新闻末端,2017年这已经是第五位猝死的年轻医生,而且还有一些其他行业的年轻人,也存在猝死的情形,并且几乎都不是重体力劳动者。

  新闻中说,“曾有网友列出了容易猝死的十大高危职业:广告设计师、医生、网店店主、IT工程师、媒体人、警察、三班倒的工厂工人、学生、部分演员及运动员”。面对这样的新闻,在我的内心是震撼的,曾经,多少人向往医生这一职业,向往改变世界的计算机行业,高考志愿上,大家带着对生活的憧憬和改变未来的豪情,选择了计算机、医学等热门专业,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带着其意义来到这个世界,面对这些先行者们,除了敬畏也有反思。

  当“还活着真好”的呼声发出时,其本人是怎样的心情?逝者已逝,试想他发出如此感叹时,是否是希望受到关心?但是,他的感叹,引起了谁的关注?医患关系的紧张,患者是否换位思考过,有那么些医生,在连轴转地为您加班加点,但却换来您的质疑?在身体透支,出现些许抱怨时,换来您认为态度不好的投诉?服务者与被服务者本是相互依存的个体,多些信任,也许就是给予彼此最好的关怀。

  当“还活着真好”的呼声发出时,作为院方是怎样的心情?这样的一句感叹,也许在院方看来,已是常态,也正是因为是常态,所以难以引起关注和关怀,也或许因为医患的数量悬殊,造成了知之而不能爱之的情形,当下,各级医院分明,小到社区卫生室、街道卫生院,大到各省市医院,可是,往往是小医院寥寥无人,大医院门庭若市,造成了医疗设施、人员配置上的浪费,归根结底却也是医疗不平衡的体现,对基层医疗的倾斜应不光是设备的不断先进,更要同步对医疗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减小大医院就医压力。

  当下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工作强度和心里受压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新闻所说,“能够进入新闻的猝死,不过是众多猝死事例中的冰山一角”。在每一个快节奏的城市中,在为社会进步拼搏过的同时,希望社会、同事、被服务者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怀,适当地减压,用更大的动力共同创造更和谐的将来。(唐林林)

责编:栾雨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