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为“中国式相亲”感到忧虑么?

2017-07-14 15:52:48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公园里的相亲角,与其说是一曲勇敢的“集结号”,不如说是接近绝望的挣扎。

blob.png

近日,“中国式相亲”这一问题再次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一份所谓的“相亲价目表”更是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最初引发这一争论的,是《凤凰周刊》杂志的一篇文章。作者探访了中山公园等几个北京“知名”的“相亲角”,将在这些相亲角参与者中都已耳熟能详的“明规则”曝光到了“外部世界”,因而引发了舆论哗然。在这些大都市中的“隐秘角落”里,一众大龄(或非大龄)男男女女都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转化为大爷大妈手中白板上“京户”、“有房”、“有车”这样的符号,等待别人的挑选。

这一幕是不是很眼熟?不错,在一些小城市的“街边劳务市场”中,一些从事建筑、家装的工人也是这样举着“瓦工”、“包吃住”、“日结”这样的牌子,在等待雇主的青睐。在这里,我们却看到了一个不同于媒体主流话语体系中自由、自主、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市场,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违和感”。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历史长河中,这种以物质条件为主要考虑的婚姻确实曾是人类社会的主流。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否合适结婚更多源于两家父母的意愿而非当事人自己。即使在很多人言必称的西方,前现代时期的婚姻也更多的是一种利益的结合。美国“建国之父”富兰克林就曾在自己的自传中写到,自己第一次结婚失败,就是因为向岳父家要了过高的嫁妆,双方“谈不拢”导致谈判破裂。即使到了近代的日本,在“推理小说大师”松本清张笔下,由女孩母亲陪同下的相亲仍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没有人会对此大惊小怪。可以说,在感情基础上的自由恋爱是一种相当晚近的现象。

自由恋爱之风在中国的兴起,大概是在辛亥革命后“西风东渐”的产物。随着年轻的女孩和男子一样到学堂读书、到工厂工作,拥有了较高的教育水平和独立的经济地位,这时要她们继续接受自己的婚姻还要完全受父母摆布,不能自主,就不那么容易了。不过,即使到此时,“自主婚姻”仍然被看做是一种“新潮”的做法,只是“新女性”们的特有权利。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新的革命政权的大力推动下,男女平等的观念才空前地深入人心,而“包办婚姻”则被作为“封建的”、“落后的”做法遭到唾弃。相比于其他国家的同龄人们,解放后的中国妇女在这方面的实践丝毫不显得落伍,完全跟上了时代的潮流。

正是由于这一段思想解放的过程,恋爱、婚姻在如今的中国主流社会归为个人权利的一部分。那些“敢于”替子女张罗婚事的父母们,在遇到孩子的埋怨时,也只是会嘟囔一句“我只是帮你看看,决定还是看你。”再没有父母会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可以对子女的婚姻大事大包大揽。

因此,我们应当知道的是,那些在公园里乌泱乌泱一片,看着声势浩大的“父母相亲团”,其实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只是“亚文化”的少数群体。更多的父母仅仅是帮忙物色,却怎么也不愿把孩子像商品一样摆在那里供人挑选的。公园里的相亲角,与其说是一曲勇敢的“集结号”,不如说是接近绝望的挣扎,而不到1%的成功率似乎也证明了这种做法有多么的“不靠谱”。

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很大程度就在于其“不常见”的特点。也就是新闻学上常说的“人咬狗才是新闻”。“相亲角”中那些看起来违背常理,不被主流意识接受的“价目表”也因此会被广泛关注,引起人们的热议。而当我们仔细回想一下自己的生活实践,身边青年男女的结合固然会有着各种物质条件的考虑,却很少有“非京户不嫁(不娶)”、“没房免谈”、“属羊不行”这样的极端个案。更多的人,则是在感情和睦基础上共同奋斗,克服物质上的匮乏,共同走进婚姻的殿堂,“没房、没户口”结婚的人也大有人在。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媒体对少量“物质至上”的婚姻观的过度关注和报道,才使得这些极端的婚姻观广为人知,甚至成为一些人心目中的“理所当然”。

事实上,不同于“中国式相亲”文章中所展示的景象,今天中国人的恋爱、婚姻正在出现一些令人欣喜的进步。尽管有人忧虑于大龄“剩男”、“剩女”的增多,但其实这反映的是人们对于婚姻更加慎重、不愿将就的态度,而更成熟的年纪也能使这些人成为更有准备的父母。而另一项研究发现,在80后、90后的婚姻中,“女大男小”的婚姻明显增多,这也体现出社会宽容度的提升。人们正在把自己的婚恋自主权更紧地抓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当我们看到“相亲价目表”这样的新闻时,请不要过分激动,而是更多地把它看成一种稀有的、会渐渐消逝的东西吧。毕竟,中国社会在向前走,中国人的婚恋也不会止步不前。(文/海外网 王少喆)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王少喆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