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印度的经济“软肋”

2017-07-21 06:58:49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印度的经济增长,是一种“无工作的增长”,是在与实体经济部门关联不密切的部门内循环产生的。

印度.jpg

印度经济发展 图源:新华国际

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在主要经济体中居领先地位,曾一度让其成为“大国”的雄心壮志快速膨胀。但这一趋势不太稳定,总体来看,印度经济呈现出两高两低的局面:两高指高经济增长率,高外国直接投资;两低指低固定资产形成率,低新增就业率。

印度的官方GDP增长数据虽然比较好看,但是其他方面的宏观指标,并没有如此显著。印度的固定资产形成和制造业指数(IIP),都落后于预期。总体来看,印度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是国内消费和服务业增长。这一增长在很大程度来源于外来投资增长外溢出来的消费能力上升。而对于印度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就业非常重要的制造业,至今起色不大。

高增速与高外国直接投资直接相关。印度通过一系列外资便利化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但这些资金主要涌入了金融市场,成为热钱,或者是以并购等方式间接进入印度,对印度实体经济的贡献有限。简而言之,外资在印度主要集中灰地投资(Brownfield Ventures)领域,对印度最需要的绿地投资(Greenfield Venturs)领域贡献有限。以刚刚过去的2016-17财年(4月1日-3月31日)为例,印度共获得外国直接投资600.8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加8%。其中,服务业吸引外交排第一位,为86.9亿美元;其次是电信业的55.6亿美元,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业的36.5亿美元。换句话来说,这些投资主要目标分印度市场的份额,对于做大印度经济蛋糕的贡献有限的。

与两高相对应,印度固定资产形成速度低,新增就业量也比较低。在2015-2016财年,印度有组织部门的新增工作岗位,比2011年前相比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25%。这表明,印度的经济增长,是一种“无工作的增长”,是在与实体经济部门关联不密切的部门内循环产生的。还有一种可能性:印度在2015-2016财年的GDP增速可能没有7.5%,而是在5%左右,所以创造不出预期中的就业数量。与此相应,印度的制造业增长速度也在降温。印度的制造业指数,在2017年4月下降到3.1%。这一数字在上年同期为6.5%。

由于印度经济的低起点,速度并不是衡量印度经济状况的主要参考因素。考察印度经济未来的关键,恰如莫迪总理所言,是“印度制造”计划的实施情况。印度要发展制造业,面临制度困扰、改革无力和国际环境不良三大挑战。

一是,长期困扰印度制造业发展的制度和文化因素,没有大的变化。要发展制造业,需要印度对征地法、劳工法和环保法进行修订。但是,印度政府还无力在法律层面对上述问题进行调整。韩国最大的钢铁企业浦项钢铁,曾经在印度有一个几十亿美元的重大投资计划,但征地多年未果,只好放弃。莫迪总理上台以后,浦项钢铁很受鼓舞,想恢复上述投资计划。但最近,听说浦项钢铁又要放弃这一计划了。近来,美国福特和克莱斯勒等知名汽车品牌,也传出要离开印度的消息。这些美资企业固然有自己的市场定位缺陷,但也表明它们并不看好印度未来的市场潜能。

二是,印度经济改革的声势虽然很大,但其实只有改动,没有结构性变化。在今年6月莫迪总理访问美国前夕,美国《时代周刊》发表封面文章,称莫迪总理不是一个真正的改革者,只是一个能为房地产商找到土地的人。换句话来说,印度没有进行真正的结构性改革,只是试图以一个接一个的改动,来制造出印度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印象,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和国际关注,以期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但这一经济造势运动,到底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还是一个印度版的东南亚模式,还有待观察。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前,很多东南亚国家大量吸收热钱来推高资产价格,推高消费水平,再以此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一模式最终被证明没有可持续性。

三是,印度经济还面临不良的国际经济环境。首先,印度面临逆全球化潮流的压力。与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时相比,印度改革与面临国际经济环境并不友善。印度一方面面临东南亚国家在制造业方面的竞争;另一方面,美国等国家的经济民族主义情绪也在上升,在大力推动本国制造而不是进口,客观上与印度制造目标构成了直接竞争关系。其次,生产自动化削弱了印度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中国改革开放时,低端制造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现在,很多制造业、包括低端制造业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对低成本劳动力的需求下降。最后,数字制造,尤其是以3D打印为代表的新制造技术,将会改变传统的全球化方向。以追求低成本为主要动力的生产全球化,可能会被市场为导向的生产当地化趋势所取代。生产要素全球配置的意义,即使不会消失,也会大幅下降。这些对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印度制造业,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总体来看,印度经济尚处于较低水平,经济快速增长是可以预期的。但能否实现“印度制造”目标,以在根本改变印度的经济结构,创造出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仍然是一个变数很大的问题。

(张家栋,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李鹏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