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南南合作面临转型 这些国家将受益

2017-07-24 07:02:57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中国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也为下一阶段南南合作的转型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blob.png

联合国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图源:新浪网)

在7月19日发布的《2017年最不发达国家状况》报告中,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家和小岛国办公室显著赞扬了中国的作用。在2010-2015年间,中国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投资存量居世界第一,达到310亿美元。按照报告的论述,2015年中国成为最不发达国家货物出口的最大目的地,超过欧盟和美国。十年前,欧盟和美国是这些低收入国家的最大出口目的地。

中国的作用远不止如此。该报告引用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撰写的论文,认为中国的经济升级——从全球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过转变为更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国——将为低收入国家创造巨大的机会,即让这些国家走上一条中国过去三十年走过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化道路。

报告还强调,中国的固定资本形成占GDP比率,从1980年代中期的30%稳步提升到目前的45%左右,这在低收入国家中是很少见的。中国的这一经验对低收入国家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即高投资率对于推动经济强劲增长至关重要。

中国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也为下一阶段南南合作的转型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二战结束以后,随着一大批新国家的成立,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逐渐在欧美国家诞生。借助于对外援助、经济合作等方式,由发达国家推进的工业化进程也扩散到发展中国家,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也不断,发展中国家害怕经济和政治上对发达国家的依附,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构建国际经济秩序。但总体而言,这一进程并不太顺利。发达国家借助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大幅度提高了全球化的水平和门槛,经济交易和收益主要被发达国家所控制。但全球化也给发达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包袱,即国内贫富差距扩大,这让精英阶层无法继续一意孤行。全球化严重受挫,南北合作进程不得不缓下来。

在此过程中,中国等一批新兴市场逐渐崛起,世界经济的格局也随之改变。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设定的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已在2013年超过先进经济体。从2011年开始,50%的世界出口来自北美和欧洲,另一半来自亚非拉国家,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发展中世界60亿人口的规模,正在改写长期以来被10亿人口的发达世界控制的局面。

在中国伴随全球化进程取得巨大成绩的背景下,有必要思考南南合作的转型问题。过去三十年来,除了中国之外,全球还有4个国家从低收入国家跨越到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都不大。其中,赤道几内亚凭借石油开发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为一个高收入国家,也使《2017年最不发达国家状况》的国家数量从48个减少到47个。无疑,在这些国家中,中国以其规模和速度最为引人瞩目。

除了报告提及中国工业化升级和对外直接投资之外,中国在推动南南合作转型中具有诸多优势。

第一,中国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利于大宗商品价格的稳定。自1960年以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出口价格指数波动程度很小,而诸如食品、农业原材料、原油等都呈现出周期性的剧烈波动。发达国家通过出口制成品获益很多,而那些出口非制成品的发展中国家或资源丰富国,则不得不承受价格波动带来的宏观经济后果。从非制成品贸易的价格稳定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需求而言,推进货币多元化显然是长期利益所在。

第二,中国巨大的制造品出口能力,将提升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工业发展报告2016》中认为,中国在全球制造品贸易总额中遥遥领先(占17%),而且制造业占GDP超过三分之一。2013年,就制造品贸易的世界占比而言,中国是美国的两倍还多。中国执行互利共赢战略,中国推进制造品贸易,将十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升级。

第三,中国稳步改善全球治理机制,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合作新平台。过去几年里,中国与其他国家一起,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新开发银行等。这为发展中国家的融资和促进有关发展的知识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随着中国收入水平的进一步跃升,未来在融资、对外投资、贸易、技术供给与合作平台方面的新动力也会进一步增强,这将显著推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钟飞腾,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室主任,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王书央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