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生活大爆炸》里的学霸 图源:天天美剧
这几天,一篇题为《月薪三万,还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走红网络,也让人重新思考“学霸”是否值得成为我们追崇的目标。然而“学霸”这个概念本身就存在争议。在中国,只要你学习成绩好,你在班级里的“地位”就会很高;在美国的中小学校园里,学霸却似乎容易遭人歧视和欺负,要么被称为geek(只懂钻研但不善外交的怪才),要么被称为nerd(书呆子)。中美对“学霸”截然不同的态度从何而来呢?
知乎曾发起一个题为《为什么在中国学习好的人会被称为“学霸”,在美国却被挤兑为“nerd”?》的讨论,网友们有人认为在美国社交能力和外形健美是定义一个人有没有魅力的标准,此外,以学习成绩来分层和固化阶层的做法则出于政治正确的原因而不被公开宣扬,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学霸不受欢迎:
也有网友一语道破美国历史的优越感和“美国梦”在历史中暗示的享乐主义让很多美国人失去努力学习的动力:
得到最多网友赞同的回答指出中国和美国对“学霸”的社会评价存在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中美社会择优机制带来的不同影响。在中国,学霸被套上无上的“光环”,一旦他们失去光环,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心态及学术表现;在美国,对学霸的“平常心”易遴选出真正热爱学习的人,并且强化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中国和美国在“学霸”问题上确实存在很大差异。据《北美留学生日报》报道,在美国,要想在大学里玩得转,最快的捷径是体育好,好到可以加入校队。要是做不到体育好,社交能力强也行。这两个都不行,那就有点特长,弹琴、画画、种花、织毛衣随你,也能找到一群志趣相同的朋友。而学霸只能沦为食物链的底端,成为没有选择的无奈之举。这样的现象在中国想都不敢想。从以前的孟母三迁到现在每年高考的全民总动员,我们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估计在整个银河系都能排的上号。《北美留学生日报》分析,中国和美国对待“学霸”的态度差异与弥漫在美国社会里的反智主义有很大关系。
反智主义表面上表现为学霸在校园的受欢迎程度。不少美国校园电影,里面最受欢迎的不是啦啦队队长、就是橄榄球四分卫。而学霸永远都是一个刻板形象,总是那个被压抑、被欺负的对象。他们要么是亚裔,要么是某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同学;他们吃饭的时候,永远都是抱着本书,坐在角落;他们通常还是男主落难时,首先为他们伸出援手,最后看着男主抱得美人归。
但是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对知识不信任、对知识分子的怀疑和鄙视的反智主义却越演越烈。根据FT中文网的报道,在美国左派眼中的反智是右派过度宣扬宗教中的某些观点,而拒绝相信科学。比如2014年在美国军方都承认气候变化会威胁到国家安全,但是当时的278名共和党议员中只有8人认为全球变暖是人为造成的。在美国右派眼中的反智是左派以政治正确为核心,一味的玻璃心,总是去强调少数群体的话语权,从而忽略了真正的言论自由。比如当年罗杰斯大学想邀请前国务卿莱斯来演讲,却因为学生们的抗议(莱斯允许中情局虐囚)而作罢。
然而,即便是在反智主义盛行的美国,学霸们的努力程度也超乎我们想象。那种持学习无用论的观点在中国显然更行不通。正如《北美留学生日报》所说:“什么哈佛毕业卖奶茶?MIT毕业月薪不如高中辍学?拜托,这种新闻少看。因为有一天,你一抬头就会看见,走到最后的还是那些666的学霸。”
知乎一篇题为《美国名校学霸们是怎么努力的?前十五名的学校学霸们到底多努力?不限大U与LAC~》坚实地捍卫了学霸的权威。
首先是一位为了方便暑期在硅谷附近的NASA研究中心实习,特意从MIT转到Berkeley上暑校,并在暑假安排了5门课程的学霸。这名学霸力争两年修够正常本科毕业四年所需的所有学分:
第二位是认为MIT太无聊,没什么文科可以学,理工科已被他上完,因此从MIT转学到斯坦福看有没有好玩的课的学霸:
还有因热爱量子力学而努力的学霸:
还有会说15国语言的哈佛大学神经学PhD:
学霸精神可以说在这个时代仍然是社会鼓励的主流精神,尤其是你想拥抱一个光明的未来。更何况,我们本身就对学霸一词存在偏见,正如一名知乎网友所说,学霸和nerd是不同的两个集合,学习不好的也有nerd,学霸也有不nerd的。(整理/刘思悦)
(综合“北美留学生日报”微信公众号和知乎相关报道)
责编:刘思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