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两名中国女留学生的名字成为公众关注焦点:章莹颖,李洋洁。
在经历了36场庭审之后,中国留学生李洋洁在德遇害案,于当地时间8月4日宣判。男被告Sebastian F.因谋杀罪和严重强奸罪被判处终身监禁。而另一边,章莹颖至今依旧下落不明。
随着在海外中国留学生的人数持续增加,以及几个主要的留学目的地地区和国家的安全形势发生变化,中国留学生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关注。身在海外,留学生如何最大化地保障自身安全呢?
选择安全的居住地
关于居住地区的选择,在知乎一篇名为《对即将赴美留学的同学,作为学长姐的你有哪些保障自己安全的建议给他们?》的问答中,一位在美国留学的网友给出了一些建议:尽量选择靠近学校,学生聚居的地区,避开酒吧多的街区。在选择公寓时,选择有门禁的,安全系数较高的公寓。除此之外,也要多了解自己的邻居,保持良好邻里关系。如果出事,邻居可能是第一个站出来保护你的人。另一位网友也表示,在考虑去哪里租房时,一定不要忘记查一下该区域的治安状况,对于看上去租金很诱人的街区,不妨多问问本地同学的意见。
美国很多大中型城市都提供网上“犯罪地图”(crime map)以供查询,除了以比较直观的形式在地图上标明近期的犯罪事件类型和地点之外,提供这类服务的网站也一般会发布历史数据统计,可以用于判断所居住地区的治安情况和常见犯罪的类型。
注意社交安全
一方面,不要孤立自己,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留学生出门在外一定不要孤立自己,要积极地融入当地的华人圈。 参加本地区留学生组织的一些活动,拓宽自己的交际圈。这样当在国外遇到不公正待遇甚至歧视时,也会有伙伴提供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交友或出席社交场合时也要慎重。朋友聚会喝酒一定要有自己信任的人在场。聚会地点在一些冷门的酒吧、城郊的电影院或者与不熟悉的人一同野外郊游、跨城市旅游,要慎重考虑。避免独自出行,晚上走夜路尽量结伴而行。聚会结束到家之后与朋友互报平安。
常与家人保持联系
和家中保持不定期联系,每周一次或两次。要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完整告知家人。要让家人知道你在美的详细信息,包括在国外的电话、电子邮箱、微信、QQ、所学专业及学校名称等。同时,要留下应急联系方式,包括导师、同学、室友或其他朋友的联系方式等,以便家人在需要时可以多渠道联系到你。外出时要提前告知家人。遇有游玩、开会等外出情况时,应把行程提前通知家人和同学。此外,抵达留学国家后,要在第一时间到本地区驻华使馆(或领事馆)进行注册,并领取使馆工作人员制作的当地安全须知。在大使馆有了自己的资料备份之后,无论各位遇到什么问题,大使馆都可以利用各位的资料与学校或是其他机关进行沟通,更好地保障留学生的个人安全。
另外,关于如何避免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外交部领保中心根据实际的领事保护案例,提供了以下经验和建议:
•不要夜晚单独行走,不要走僻静小路,尽量选择明亮、人多的道路,尤其是女性。
•平时不要在穿着、言行中过分显示自己的财富。
•身上不要携带过多现金,也不要一分钱不带。
•在ATM机前取款时要挡住自己的密码,取到钱后立即收好,不要就地数钱(ATM机吐错钱的机率极低,而且即使错了,你也无法就地解决,正确的办法是保留好收据)。
•不要轻信“赚快钱”的事情,你很可能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协助别人贩毒、绑架或者从事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协同犯罪同样要坐牢。
•不要为了“江湖义气”帮人出气,你很可能因此犯“故意伤害”或“绑架”罪。
•不要轻易借给别人大量钱财。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如果您真的遇到不法侵害该怎么办?请记住以下几条:
•自己的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尽量避免与对方直接冲突。
•尽可能记住对方的相貌、肤色、身高、体型、衣着、年龄、口音等特征。
•无论是大案小案,事后立即报警;如果不报警,罪犯看你软弱,很可能再次对你实施犯罪。
•接受警察询问时,证词要前后一致。如果当时很紧张、很慌乱,等冷静下来仔细想清楚以后再说。
•如果需要,随时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热线12308。
(综合知乎、中国领事服务网等报道 整理/苑盈莹)
责编:苑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