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原创评论 >

"慰安妇"电影首映 网友评:日本行径如恐怖分子

海外网 2017-08-14 09:59:58

韦绍兰.jpg

韦绍兰 资料图

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妇”纪念日。这一天,国内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电影《二十二》将在全国公映。1937年至1945年,至少20万中国女性被强征为“慰安妇”,到2014年,电影拍摄之时,仅存22位幸存者。影片名《二十二》由此而来。但随着 2017 年 5 月陈亚扁奶奶的离世,当年拍摄的 22 人如今仅剩 9 人了。

距日本投降已过去72年,大多数“慰安妇”都已经逝世,在饱受折磨的一生中,她们至死都没有等来日本的一声道歉。这些年事已高的老人,多数在依靠政府的补助金生活。而部分“慰安妇”所生下的“鬼子”的孩子,往往受“血统”困扰而“注定”了穷困潦倒的一生。

“他(日本的生父)毁了我的一生,我会恨到死为止,” 罗善学说,“赔偿损失是合情合理的,因为是你日本造成的事情。” 罗善学是慰安妇之一的韦绍兰的儿子,作为唯一公开承认的“慰安妇”之子,他对母亲有着难以言说的隔阂。

联合国人权组织把慰安妇制度定性为“日本战时军事性奴隶制度”,“慰安妇”成为日军蹂躏、践踏和残害的对象,甚至在日军眼中成为一种军用品,随部队转移时,被标注为“弹药”或“餐厅用品”。

日本政府从未就“慰安妇”问题正式道歉,只是希望以金钱补偿的方式来“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件历史遗留问题。许多了解“慰安妇”历史的人都对日本政府的做法提出质疑。外国网友认为,日本强征“慰安妇”非常残忍,是如今恐怖组织才会做的事情。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在美国格伦代尔市中央公园,矗立着一座“慰安妇”的雕像。格伦代尔市女议员劳拉·弗里德曼表示:“我们站在了历史和真相的一边,这座铜像是为纪念战争中的无辜受难者而立。”然而,日本却多次申诉要求拆除无辜受难者的塑像。尽管都被美国联邦法院驳回,但日本拒绝认错的“无耻”态度也在惹恼一些美国群众。

blob.png

blob.png

日本在努力让世界遗忘其二战时的罪行,但世界媒体似乎并不买账。CNN就曾推出直播报道:“被遗忘的面孔:慰安妇”。CNN在报道中采访了一位韩国摄影师安世鸿(Ahn Sehong),他用11年的时间采访“慰安妇”们并拍摄了影集。此外,《时代》也报道了“日本认为在战时被迫工作的妇女不是性奴”一事。网友对此嘲讽日本政府,“以后我们也可以将原子弹称为‘制造巨大蘑菇的有趣方式’”。《南华早报》在今年1月刊文称“慰安妇”的历史不能被遗忘。

blob.png 

CNN:被遗忘的面孔:慰安妇

blob.png

《南华早报》:为何韩国“慰安妇”必须被铭记

2007年,美国国会研究局(CRS)发布了一份题为《日军“慰安妇”体系》的报告。这份长达23页的报告否认了日本政府有关“慰安妇”皆为自愿的言论。文件最终促使美国众议院通过有关“慰安妇”问题的决议案。该决议案开门见山地写道:美国众议院认为,日本政府应该为其皇军在三十年代和整个二战期间强征“慰安妇”作性奴隶一事,以明确的和毫不含糊的方式正式承认、道歉、并承担历史责任。

犹如“ISIS在做”的“慰安妇”历史,残酷地存在过,这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忘却的。进步的限度由记忆设定,正如感官的限度由物体设定。世界的发展、人性的进步是在从现在出发的回忆中得以实现与完成的。所以,“被遗忘的面孔”必须重回记忆,在记忆中激浊扬清。

“被遗忘”背后的罪责需要再度提起,给历史问题一个公正的解决方案。“慰安妇”问题出现以来,延宕多年却没有实质性进展。尽管国内外的许多人都在关注她们,但“犯罪者”依然拒绝认罪,活着的受害者在无果的绝望中逝去,因此,申诉不应止步。正如国际特赦组织香港分会所言“慰安妇议题不应就此作结,各国政府更应从法律途径解决,以昭示世界各国犯下此战争罪行会带来后果;亦为含恨多年的受害‘慰安妇’讨回个名正言顺的公道。”(综编/海外网 戴尚昀)

(综合新华网、凤凰网、CNN、南华早报等相关报道)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戴尚昀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