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内地的单身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俄罗斯和英国人口的总和,但这些单身的成年人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对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相反,在一些分析师看来,他们实际上可能对经济正在造成损害。话题一出,就引发国内舆论热议,在社交平台上一度占据热搜榜前列位置。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单身狗’已哭晕在厕所”;“没能为国家经济做贡献,我是单身我有罪”。
根据《南华早报》这篇报道,内地单身人口数量增长是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个相对较新的现象,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保持单身这一现象的看法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民政部的数据,中国内地的“未婚”人口(传统上在前几代人来说应当已经结婚的群体)到2015年底已经达到2亿人。由于单身人群不像已婚人群那样承担着家庭的责任,有分析认为他们工作的动力更为缺乏。同时,单身者的消费支出也被认为不如已婚人群。
然而,单身人群是否真的对经济“造成损害”?笔者不以为然。
首先,中国“单身”群体的迅速扩大,正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在城市化加速前的中国,大多数中国人居住在农村,人们的生活圈子相对固定,对结成家庭应对风险的需求也更高,因此,大多数人在二十多岁便早早进入了婚姻。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流动性增大改变了这一切,人们背井离乡来打大城市发展,在这里,青年男女缺乏原有的人际网络支持,同时,又需要为自己在“第二故乡”的生存、发展打拼,婚配往往被延后。在全世界的大城市中,婚姻推迟也是一个普遍现象。
单身人群的扩大,也反映了人们意识的转变。在传统社会,婚姻往往首先被看做一种家庭行为,婚姻的目的是为了家族的繁盛和发展,是人们对家庭负有的一种“责任”,通婚甚至被作为实现某种家族利益的手段。现今,婚姻则更多地成为一种个人行为,家庭的因素退居次要,社会对于保持单身人士也更加宽容,尊重他们的选择。这也在另一方面显示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城市化、现代化的推进,单身人群的扩大或许会是一个趋势,整个社会对此的看法也在变得更加宽容、多元,认为单身增多会损害经济的说法有耸人听闻之嫌。(文/海外网 王少喆)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李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