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厦门宣言》看金砖合作的重大转向

——2017金砖峰会专家谈系列(五)

2017-09-07 07:21:43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与以往历次宣言相比,《厦门宣言》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将“金砖经济务实合作”而不是全球经济治理摆在了首要位置,备受瞩目的“金砖+”合作模式也被纳入。

乌法金砖峰会有何成果

【编者按】

9月3日-5日,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厦门举行,这也是继2011年三亚会晤后第二次在中国举办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本届厦门会晤主题为“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

自2006年金砖机制建立以来,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十个春秋。在“金砖五国”的共同努力下,合作成果丰硕,而且目前已经超越经贸范畴,成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平台。

当前,世界政治和经济形势中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金砖国家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金砖合作需要升级发展。作为今年金砖主席国的中国,依然实现了稳定向好的经济走势。在此局面下,金砖各成员国纷纷将目光投向厦门、投向中国方案。

海外网推出“2017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专家谈”系列,将从金砖现状、合作前景、中国方案、外媒关注等角度,全方位解读本届厦门会晤的意义与影响。本篇为系列解读第五篇。


在9月4日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上,五国领导人一致通过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下称《厦门宣言》),内容包含金砖经济务实合作、全球经济治理、国际和平与安全及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在内四大项共71条,中文文本长达12000多字,为加强金砖伙伴关系、深化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勾勒了一幅崭新蓝图。

与以往历次宣言相比,《厦门宣言》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将“金砖经济务实合作”而不是全球经济治理摆在了首要位置,备受瞩目的“金砖+”合作模式也被纳入。

近十年来,金砖机制主要靠对全球经济治理领域的突破而扬名,特别是新开发银行的成立。西方一些媒体认为,该机制将挑战西方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主导地位,此外,国际上也不乏对这一发展方向的质疑,认为金砖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上的实力并不太强,例如新开发银行这两年的贷款总额不超过40亿美元,远远低于世界银行。一定程度上,我们也需要重视这一看法。事实上,此次厦门会晤在继续推进开放型经济、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的同时,已经将金砖的发展方向调整为夯实金砖之间的合作,这也体现出习近平主席强调的金砖合作“不是要动谁的奶酪,而是要努力把世界经济的蛋糕做大”。

倡导发展战略对接是有关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理论思想创新。长期以来,在有关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出现过多次重大理论争论,其中之一便是50年代在拉美地区盛行的“依附论”,该理论的早期版本批评资本主义是导致发展中世界落后的最重要原因,其政策建议是脱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但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这一理论逐渐失去了影响力,原因之一是东亚的一些国家通过融入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得了不错的发展,融入而不是脱钩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而像中国与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其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不是简单的融入或者脱钩能解释的。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引领了东亚的高速经济增长,而印度最近若干年获得了与中国几乎一样的经济增速。尽管中印经济增速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大型经济体中为数不多的中高速增长国家。在发达国家保护主义上升态势下,两个人口、国土面积如此大的国家取得重大进展,这一事实至关重要。这几乎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是完全依赖于欧美市场,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绩效。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俄印巴等金砖四国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2006年的22.1%上升至2016年的30.8%,2022年将进一步达到34.7%,尤其是中印两国,其占比将从2006年的10.5%和5.0%,分别上升至2022年的20.4%和9.2%,几乎都将实现翻一番。一定程度而言,中印引领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将越来越重要,而将发展战略对接作为金砖建设的重要内容,显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谋划国家发展战略具有示范效应。据IMF7月份的预测,今明两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速为2%和1.9%,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分别实现4.6%和4.8%。以金砖合作为代表的南南合作具有更为长远的意义。

倡导发展战略对接也是对金砖国家合作模式的创新。传统上讲国际合作,一般都是列举贸易、投资和货币关系等。事实上,过去十年金砖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金融合作方面有了突破,成为全球治理领域为数不多取得务实合作的机制建设。但是,金砖国家之间地理距离遥远,发展水平仍处于中高等收入阶段,相互之间的贸易额和投资额占各自对外经济的比重不可能很高。金砖成员之间的出口占金砖整体出口的比重仅从2005年的5.7%上升至2015年的7.7%,而相互投资额占比也不过是5.7%。

将金砖合作重心转向“加强发展经验交流”,纳入“金砖+”合作模式,不仅拓宽了金砖发展经验的适用范围,也将给多数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工具箱。事实上,过去十年,金砖国家的人均GDP经历了从1000美元(印度)到14000美元(俄罗斯)的发展序列,发达国家则完全缺乏这类经验。如今,金砖各国在人均1万美元水平上面临着几乎相同的难题,如大城市病、环境污染和寻找发展新动力等。此外,中国政府特别重视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实际上是巴西、俄罗斯等国早就遭遇的重大挑战。按照IMF提供的数据,以美元计价的巴西、俄罗斯的人均GDP,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起伏很大,可以说几乎停滞不前,与此同时中印两国却获得稳步增长。

因此,此次厦门会晤中出现的转向具有重大意义。在人均GDP1万美元水平上如何继续实现稳妥的发展,应该是下一个“金色十年”金砖机制建设的主要方向。

(钟飞腾,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室主任,海外网专栏作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姚凌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