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高科技领域,中国做到了全球第一

2017-09-13 15:45:28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手机支付并非是上海这样拥有2500万人口的大都市所独有的现象,即便在很偏远的省份,中国人也可以通过微信的电子钱包或阿里巴巴的支付宝进行支付。

1505288987144178.png

一名消费者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使用支付宝支付 (图源:Kualalumpur/Zuma )

近日,国外调研机构Ipsos公布了一项移动支付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全球位居第一,有14%的中国消费者出门根本不带现金。

事实上,移动支付不仅在中国的普及率高,中国还将这一技术带到了海外。随着莫斯科地铁站开通支付宝购票吸引中国游客,目前,对于许多国家来说,中国的移动支付技术已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

中国移动支付技术全球领先

法国《世界报》评论称,手机支付并非是上海这样拥有2500万人口的大都市所独有的现象,即便在很偏远的省份,如青海(西北)或西藏,中国人也可以通过微信的电子钱包或阿里巴巴的支付宝进行支付。2013年通过手机实施的在线支付或商场购物交易额还只有1830亿美元,到三年后的2016年则飙升到了5.5万亿美元。

报道称,这种跃进主要是拜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大规模使用所赐。微信有9.63亿活跃用户,其中有6亿用户使用电子钱包;而支付宝也有5.2亿用户,手机支付操作的方便性解决了中国机构和银行业效率低下的问题。

报道分析说,从技术角度讲,手机支付成功的关键是二维码,这种识别码比其前辈们能包含更多信息,不仅手机能自动生成二维码用于个人支付,还能把个人二维码打印出来用于收款。有了这种技术,就连街上的商贩也可以使用手机支付:卖烤红薯的商贩骑着破旧的三轮车,其使用工具上贴着二维码,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这是在仍处于发展中阶段的中国普遍采用的“低技术”系统,这里的很多买卖只有几元钱左右。这种钱不多的买卖,不足以让卖水果蔬菜的商贩去下载苹果支付使用的NFC,这在中国行不通。

德国《商报》则称,中国人已超越使用信用卡和支票购物的阶段了。很快手机支付也将过时,到那时只用一张脸就够了。这套系统能否贯彻实施,早就不再由关心数据保护的德国人决定了。几乎没有一家欧洲零售商能承受得起放弃众多在德国购物的亚洲顾客。

中国移动支付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据《福布斯》报道,中国的移动支付正在扎根美国和欧洲。《福布斯》分析称,由于中国在电子支付上的领先地位以及中国旅游业的持续攀升,西方的人们正感受到市场上来自中国电子商务公司的影响。《福布斯》评论称,西方的人们有强烈的原因来接受中国消费者正在使用的电子支付系统,这些原因不仅包括电子支付方式的方便使用,还在于中国的电子支付商业巨头有很坚实的顾客群体以拓展它们的传统电子商务业务。

中国移动支付的这股势头不仅在美国和欧洲能够感受到,还涌向了南亚和东南亚国家。近日,在一向被认为科技发达和思想前瞻的新加坡,其总理李显龙呼吁他的国家跟随中国的领导,投身于一场移动支付革命。李显龙说,“全方位使用科技可以为我们的国家创造新的工作和商业机会,能让我们的经济更加高效,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还能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出众”。不仅如此,据美媒“Shanghaiist(上海人)”网站报道,在其他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如印度、泰国和菲律宾,电子支付也在与中国的支付宝建立伙伴关系,并且蓬勃发展。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的科技巨头正在通过与当地商人建立伙伴关系,拓展其在东南亚和欧洲的海外市场,并且,这些巨头公司还在寻找在其他国家内投资移动支付系统的机会。目前为止,中国顾客已经可以在28个国家使用支付宝,在15个国家使用财付通。《华尔街日报》分析称,由于海外市场呈现出渐涨的中国旅游业趋势并涌现新的国外用户,因此蚂蚁金服正在利用其在电子商务上的优势并追随中国海外购买者来发展其移动支付业务。

外国网友:什么时候我们也能用上微信支付?

在外国网友看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将移动支付运用得最成功的的国家。

1505289038145695.png

一名在中国居住的外国网友认为,在中国,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易,还是购物、餐饮、娱乐、出行,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地方都有移动支付的身影。

1505289078985019.png

另一名外国网友说,中国是除美国之外移动支付最成功的的国家。人们能够用移动支付去偿付购物、看电影、医疗等的费用。

使用过中国电子支付功能的外国网友都对它赞不绝口。

1505289102205938.png

我真的很享受微信支付,它太棒了

1505289125111187.png

微信支付实在是太棒了,我宁愿用微信支付而不是扛着我那半公斤重的钱包~

甚至还有外国网友要求美国也研发出类似的产品。

1505289157935768.png

什么时候脸书也可以发明出类似的东西?

(综编/海外网 刘思悦)

(综合中国网、人民网、驱动之家等相关报道)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刘思悦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