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原创评论 >

博物馆大排长龙 “降龙十八掌”该用哪招

海外网 2017-09-20 07:16:44

QQ截图20170920072448.jpg

 (8月25日14时,国博门前依旧排着长队 图源:人民网)

暑假期间,由于学生群体的增加与一些知名特展的举办,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出现了每天3至4小时排队的火爆现象。这种大排长龙现象的出现,归根究底是“有限的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赶不上快速增长的观众数量”,是“高品质博物馆、展览数量满足不了民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要想破解这一难题,增加高品质博物馆、展览才是根本办法,但这并不意味着短期之内,博物馆没有可以改善和提高的空间。对于进门前的最后一公里,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国外一些知名博物馆是如何管理与提供服务的。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参观的人也很多,也有排队,但很少有排队上小时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它出口入口多,另一方面它把当地参观者和外地参观者分开,前者免费、后者捐赠式买票。法国卢浮宫则可以在网上有偿预约讲解人员,然后按照预约时间进馆就不用排队。

对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宋向光认为,把本地和外地参观者分开来,在国内不太适合。基于排长队的都是一些被当做“旅游景点”的知名博物馆,还是把团队和散客分开来可行性更强。比如首都博物馆就把团队入口安排在东侧地下通道,散客从北门进。网络预约,现在很多馆都在做,但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一些博物馆预约后还要去预约取票区取票,然后再跟未预约观众一起排队,这样实际大部分抵消了预约的作用。

在疏导参观人流上,国内的博物馆也做出了不少尝试与努力。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2016年故宫观众突破1600万人,但是依靠网络预约售票来进行“限流”,全年内单日接待观众数量得到了基本的掌控,起到了十分有效的削峰填谷作用。通过限流,参观秩序有了明显改善,观众参观体验环境得到显著提升,“旺季不挤、淡季不淡”文物、古建筑和观众的安全也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宋向光则强调,要想做到有效疏导大流量观众,最重要的就是得合理安排入场观众数量,这就要求事先做好测算工作。他认为,首先要科学测算观众流量,了解观众流量变化和观众数量高峰出现时段,了解影响观众数量高峰出现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要科学测算展厅观众承载数量。博物馆需要根据展厅面积、展线长度、展品数量、观众构成、观众参观时间、观众参观意愿等因素,测算观众参观时间,估算展厅的观众数量,观众数量控制指标应区分为舒适参观承载量、最大承载量。舒适参观量以观众参观心理为主导,最大承载量以观众安全为主导。

最后要科学预测展览的吸引力,对一些重大题材或博物馆重点推介的展览,博物馆应事前做好观众流量预测,可根据在类似主题展览,或该展览在其它展出地点的观众流量,预估本馆观众流量。以往博物馆常常担心观众少,所以在展前推广时常常鼓励公众来参观。对一些重大展览的宣传推广,博物馆应制定合理的推介方案,在展前、展中和临近结束时的推介重点,以合理引导公众预期,合理安排参观时间。

宋向光认为,就其个人体验,进馆前排队20分钟左右应该是极限,再长就会有疲惫感,国外一些博物馆预约参观多以半小时为一个区间。他建议观众凭预约凭证入馆参观,如错过预约时间或没有预约凭证,博物馆可谢绝进入,但也可根据观众的特殊情况在馆内观众数量适宜的前提下变通处理。只有行动起来,知名博物馆前大排长龙的现象才会有所改变。

(郑娜,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戴尚昀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