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为何特别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这五年,不平凡”系列解读(三)

2017-09-22 07:01:09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用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举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使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绿色更有活力,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的观念也更加深入人心。

blob.png

(内蒙古锡林郭勒乌拉盖管理区哈拉盖图农牧场的草原湖泊景色 图源:新华网)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为此,海外网回顾梳理过去五年党和国家提出的重要思路、重要战略、重要举措,全面展示经济社会取得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成就。

-------------------------------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再次强调,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是东方文明智慧对全球绿色发展的重要贡献。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改造和升级,是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也是针对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做出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指出,“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环境问题也因此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4月25日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就指出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将以人为本的生态观进一步发展为政治意涵丰富的生态民生政治观,他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生态公共产品,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让老百姓在分享发展红利的同时,更充分地享受绿色福利,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将保护环境与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生产力统一起来,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态之间关系的核心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单纯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新文明观指导下的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与科技范式等的系统性革命。对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需要在更广的意义上加以理解。对公害预防费用与效益加以计算的日本事例表明,公害对策具有经济合理性。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而言,公害防止投资具有创造新的需求的正向影响,因而对于宏观经济整体的影响是有限的。公害对策的议论往往过于关注眼前的成本,实际上除了实现环境改善保障人的健康之外,还具有创造就业、技术革新、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次生作用,促进了社会稳定。塞罕坝林场由荒原变森林,年可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2016年18.3万吨造林碳汇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挂牌出售,这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思想“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解释。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用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举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使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绿色更有活力,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的观念也更加深入人心。在制度建设方面,从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到用途管制制度,从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到生态补偿制度,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到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环境治理法规日臻完善。在政策法规方面,“史上最严格”的新环保法施行,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于2015年4月2日发布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于2016年5月28日发布实施。伴随大气污染防治、水和土壤综合治理措施集中出台,各地生态保护机制也在逐步建立。在结构调整方面,淘汰落后产能,控制火电、钢铁、水泥、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规模,探索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在各地取得进展,全国多数省份在调低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将节能减排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在投入方面,仅以大气治理为例,去年中央财政下达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00亿元,支持重点区域10省(区、市)大气污染防治,北京从去年起3年内投资7600亿元治理雾霾,平均每年2500多亿元。减排成效方面,2014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全部完成。

十八大来,我国年均新增造林超过9000万亩,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I-III类水体比例增加到67.8%,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6%,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仅2016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4%,74个1.7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2015年12月,中国成为《巴黎协定》重要的推动力量,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中国正在建设天地人自然和谐、良性运行的生态家园,全面开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新局面的六大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未来中国绿色发展之路会更加坚实,伟大的中华民族将为世界的生态文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李国庆,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琭,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博士生,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