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隐私是“天网工程”题中之意

2017-09-27 16:06:31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
摘要: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监控网,视频镜头超过2000万个,是“守护百姓的眼睛”。

  近日播出的《辉煌中国》系列纪录片第五集,为我们揭开了名为“天网工程”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面纱。纪录片解说称,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监控网,视频镜头超过2000万个,是“守护百姓的眼睛”。

  有外媒关注到,“天网”系统的曝光在国内引发网民热议,有人称赞“天网”能令犯罪分子“一个不漏”。也有人为个人隐私担忧,认为监控捕捉的数据太详尽,会不会成了“监视”。

  要解答公众的担忧,首先需要弄清楚“天网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今天,中国的老百姓对平安建设有了新的更高的标准。人们不仅关注人身安全,而且关注吃得放不放心、住得安不安心、出行是否平安、小孩上学是否安全;不仅关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成效如何,而且关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水平高不高。

  平安建设正是为了回应老百姓的期待,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新举措。建设平安中国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建设。而“天网”正是以视频图像系统为基础,结合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平安建设基础工程。

  自2011年启动以来,“天网”已经在打击犯罪、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刑法所列故意伤害、抢劫、贩毒等八类重罪犯罪率下降了42.7%。犯罪率大幅下降,社会安全感必然显著提升。对此,连居住在中国的外籍人士也给予了高度认可,将信息技术最新成果运用于社会治理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非传统性安全风险日益突出的当代社会,各个国家都在加大以公共安全监控震慑犯罪的力度。如何在安全和隐私权之间取得平衡,也成了各国政府的难题。毫无疑问,法律应当成为解开这一矛盾的钥匙。我国的平安建设就是一项非常严肃的依法治国工程,所有的推进举措均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天网工程”的法律性、政策性、技术性很强,保护人民群众隐私保护及其他合法权益,始终是严格执法、公正司法题中之意。国务院专门出台法规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等合法权益。

  在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方面,法律特别强调社会公共区域的视频图像采集设备,应当设置醒目提示标识,并对社会公共区域的视频图像采集设备与居民住宅的安装位置做出规定,严格禁止在旅馆客房、集体宿舍以及公共浴室、更衣室、卫生间等可能泄露他人隐私的场所、部位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设备。这些规定保障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成为“天网”运行的法治遵循。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天候、不疲累、不眨眼”的电子警察,是回应人民需求的一项技术举措,而它所产生的社会综合效益,是我们从治安管理向治理现代化转型的实在成果。相信“天网工程”释放的炯炯目光,能够成为荡涤社会污浊的灿烂阳光。

责编:栾雨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