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这五年,不平凡”系列解读(五)

2017-09-27 07:02:44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要满足人民的需要,就要有“硬招实招”,即做到实事求是,更要从“最先一公里”的初始起步到“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得以贯穿始终。

 图片1.png

图源:新华社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为此,海外网回顾梳理过去五年党和国家提出的重要思路、重要战略、重要举措,全面展示经济社会取得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成就。

---------------------------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联系到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常常谈起的“获得感”,笔者认为,以上所说的8个“更”,便是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具体体现。

“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是习近平近年来一再强调的执政理念。早在2015年2月,习近平就在讲话中强调:要“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一年后,习近平在提出改革的评价新标准时,再次提起这个概念:“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同年4月,习近平再次强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将以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作一概括,可以理解为:立场——人民利益为重,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路径——回应人民期待。

若要研究获得感,可能要对“获得”咬文嚼字一番。获得一词,通常被解释为“取得”、“得到”。但是,若从汉语语境出发去仔细琢磨,这样的解释没有将“获”字的含义表达出来。从《新华字典》去查“获”字,有“打猎得到的禽兽:猎获”;“收割庄稼:收获”等解释。所以,获得一词,应该是以付出了劳动为前提的,因此其释义应该是“付出了劳动而得到”。因此,对获得感可以作这样解释:“因为付出了劳动而得到的切切实实的收获后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怎样使人民具有获得感,习近平提出了两项措施:一是理念,就是要特别重视老百姓的“关心”和“期盼”,并以此决定改革要“抓住什么”和“推进什么”,既做大又分好“发展蛋糕”,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二是手段,就是要“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从而“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

从理念讲,人民的获得感本身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应该强调,获得感与人民的需要密切相关,表达出来的就是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物。因此,改革的“抓住”和“推进”,就要与之相契合。正因为如此,重大的改革措施就必须要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尤其要倾听弱势群体的意见。要将“顶层设计”、“地方、基层创新”和“公众参与”整合起来。做到科学理性为上,人文关怀为上。

从手段讲,要满足人民的需要,就要有“硬招实招”,即做到实事求是,更要从“最先一公里”的初始起步到“最后一公里”最终实现得以贯穿始终。现在看来,“中梗阻”的问题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阻力,因此,要保证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的信息畅通。目前还要同时防止极左和极右两种倾向对政策制定的消极影响。

总而言之,习近平已经定下了明确的评价标准,这就是:“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实际上,这是评判改革的效率、效果乃至我们所有工作得失成败的唯一标准。

(唐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刘思悦、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