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罂粟”考验科技伦理

2017-09-29 15:36:38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
摘要:更多情况下,APP开发者的直接目标就是提升吸引力,让人们即使不需要,也更多下载和使用,提升用户“粘性”。

  自乔布斯发布最早的智能手机只有10年,但各类手机软件(APP)在研究利用人们身心特点方面已经走得很远。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一家名为“多巴胺实验室”的公司为APP研发提供生理学理论指导,研究怎样让人们更多分泌多巴胺(一种神经传导物质、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产生愉悦情绪从而无法自拔。如果开发者以此为出发点开发APP,“电子罂粟”就绝不仅仅是个比喻。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体验,有时只想用APP做一件简单的事,结果却不自觉地消耗了大把时间在各个APP上点来点去。APP对我们生活的侵占,比我们意识到的更深。很多情况下,APP开发并不是为解决人们的某种需求,而是花样百出。类似《王者荣耀》这样的游戏,在设置防沉迷系统前,都暗藏诱导用户上瘾的扣。

  更多情况下,APP开发者的直接目标就是提升吸引力,让人们即使不需要,也更多下载和使用,提升用户“粘性”。显然,人们做低头族的时间就越多,APP就越成功。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开发目标,开发者不就应该这样做么?

  总的来说,软件开发者形象是正面的。IT业对其他领域不断进行深度整合,使想象力进一步得到提升。但正如资本追求财富增值的欲望不能没有边界,APP开发也需监管和规矩,否则开发者的才智很可能走向伦理误区。如果从人工智能推送走向影响大脑中的化学成分,牺牲用户健康来牟利的角度看,APP开发和“制毒”有共性。

  正确的方向应该是建立APP的开发伦理,主动做好监管。虽然利润估值、点击率和用户粘性很重要,但也不应该对着人们的生理成瘾缺陷凶猛攻击。防沉迷系统是事后补救,用硬性的办法帮助抵抗力弱的孩子们,而成年人也需要开发伦理的帮助。

  也许,APP的开发者难以既做到要让自己吸引用户,又不能让用户上瘾过头。但手机开发商对用户提供帮助还是很有操作空间的,如对用户使用APP的时间进行统计,主动对用户的心理成瘾作出分析,作出优化建议。APP与手机开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更全面的为客户服务,而不是片面扩大某些不健康的指标。

责编:栾雨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