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点题”

2017-10-18 15:28:37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十九大报告为中国新时代的“点题”必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它指引的不仅是未来五年,而是未来三十年的中国现代化之路。

129722213_15082923802611n.jpg

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份报告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报告还没做完,“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句话就已经成为各大媒体推送的头条。

新时代,这个提法我们并不陌生,但它今天具体指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则有了更具时代特色的含义。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共十九大报告给出的答案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提法为新时代“点了题”。

在中共十九大召开之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表述写进了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否定了“文革”中所坚持的“阶级斗争为纲”,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互呼应,并被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所确认,为中共十三大出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打下了基础。

以后历届党代会都遵循这一表述。比如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但为什么五年后,这一表述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尽管中国这五年经济增速较之前有所降低,但仍然实现了中高速增长,综合实力特别是影响力由于过去数十年的积累在全球范围里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飞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亚投行的建立、人民币国际化的提速、“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被世界认可等方面,都说明了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苦历程。

如今,落后的社会生产不再是中国社会一个普遍现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全产业链国家,并在相当多的领域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次也不断上移。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从无到有,部分已处于领先地位,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充分和全面提高。

但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挺高,发展增长的差异性和不协调也影响了普通民众获得感的提升。根据马斯洛层次理论,人的需求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是不断提高的。因此,在中国人均GDP逐步靠近10000美元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不能简单描述为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而是一种全方位对于“幸福感”的体验和价值需求。这种体验和需求来自于住房、教育、医疗、环境、交通、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提升。

另外,我们仍需看到,对中国GDP的贡献最主要仍来自东南部沿海,特别是四个一线和主要二线城市。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部分农村地区、部分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基数较低,导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差距仍然非常巨大,成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明显的短板。而实现全面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必须“一个都不能少”,全面脱贫正在攻坚克难,全速推进。

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转变,一方面确认了中国综合实力得到了迅速提高,影响力也大幅增长;另一方面,也对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和问题有非常明晰和清醒的认识。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因此,过去五年治国理政的实践,无论是“五位一体”(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还是“四个全面”(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是针对转型中的中国提出的,更是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离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还有几年时间,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在中央的全面部署下指日可待。十九大报告还对第二个百年目标做出了更为精细的划分和战略安排,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充分的保障。

十九大报告为中国新时代的“点题”必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它指引的不仅是未来五年,而是未来三十年的中国现代化之路。

(高望,海外网专栏作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李鹏宇、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