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提出的这个战略,将改变中国过半国土面貌

——“读懂十九大”系列解读(六)

2017-10-31 06:57:55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之所以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决定的。

timg.jpg

古旧村落换新颜 (图源:新华网)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为了帮助海内外更好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含义,读懂十九大报告中传递出的中国发展理念,海外网评论部推出“读懂十九大”系列解读。本文分析了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原因,明确了该战略的内涵和深刻意义。

--------------------------------

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解决“三农”问题在全党工作中地位、振兴乡村战略总要求、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和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等方面对“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

之所以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决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农村持续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呈现出不断减小的态势,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农村绝对贫困的人口越来越少。农业农村农民面貌正在发生着越来越多的积极变化。但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的问题一直没有完全很好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仍待破解,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环境脏乱差脏问题还比较突出,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更难,“三农”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到2020年,中国要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加快补齐“三农”短板,是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必然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农村农民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农村优质要素和稀缺要素往往会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要求公共资源分配应向农业农村倾斜,并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市场化资源合理流向乡村。这样,乡村振兴才有可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不断取得进展和实效。

十九大报告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就是进一步明确要继续实行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和家庭经营制度,并首次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不仅有力地回应了社会上有关农村土地家庭承包是否不合时宜等的各种争议和疑问,让农民吃了“定心丸”,而且有助于促进农民承包地流转,调动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长期投资的积极性。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有助于农民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是否自主经营,即使暂时不经营农业而选择务工经营,等到需要的时候返乡回乡后仍然能够经营承包地,最大限度地减少现代化给农民带来的冲击和痛苦,符合广大农民的意愿,也有助于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通过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稳定家庭承包,放活经营权,可以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培育起来,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村土地优化配置。不管是承包土地的农户自营,还是流转土地搞规模经营,农业发展都具有了可持续性。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财产权益,特别是保障作为集体成员的农民能够充分公平地分配到农村集体资产的收益;另一方面是为了壮大集体经济,这对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对贫困地区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农业上反映为人们对食物的消费不仅局限于满足吃饱的需要,而且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吃得丰富、安全和健康的需要,还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农业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追求的新需要。这些需要与农业增长过于追求高化学投入和高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新时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就必须加快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就必须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目前,中国多数农村的农民还局限于农业生产领域,时常受到农产品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的侵扰,农业比较效益低且不稳定,主要从事农业的农民增收还比较困难,农业国际竞争力弱,受国际市场冲击影响大。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与市场价格关联度不高,优质优价机制尚未形成,绿色优质安全专用农产品的动力机制尚未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解决这些难题的最有效途径。

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坚持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项总要求。产业兴旺会使农业比较效益明显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更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会使乡村更加美丽,更具有吸引力;生活富裕意味着农民增收渠道更多,生活水平更高,会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李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戴尚昀、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