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秋游应该胜过十个兴趣班

2017-11-01 13:51:29来源:环球网
字号:
摘要:其是知识类兴趣班,其实就是课外补习班,与其说是孩子的兴趣,不如说是家长的要求。

  这些日子阳光明媚,许多小伙伴都忍不住要出去踏个秋。于是,海宁一小学三年级某班级家委会,就想在双休日组织一次一日游,带孩子们出去玩玩。据了解,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自理能力,这次秋游不需要家长陪同。原以为班里的大多数孩子都会参加这次活动,但没想到的是,40人的班级只有4人能参加。不能参加的人全因为星期日有兴趣班。

  顾名思义,所谓兴趣班应该是孩子因强烈兴趣而自发参加的课外学习。通常情况下,一个孩子不可能啥都有强烈兴趣,很多所谓的兴趣基本上会浅尝辄止。而40人的班级,竟然有高达九成的学生周日有兴趣班,无疑极不正常。更严重的是,很多孩子不是一两个兴趣班,而是动辄三四个。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生上兴趣班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一天好几个、一周十来个兴趣班的报道,不时见诸媒体。

  具体而言,兴趣班大抵可以分为技能类和知识类两种。无论是哪种类型,孩子真心喜欢、家长成全的真正兴趣班,可谓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兴趣班都已经异化成一种教育竞争。尤其是知识类兴趣班,其实就是课外补习班,与其说是孩子的兴趣,不如说是家长的要求。

  过多参加课外补习班的弊病,可谓不言而喻,在此暂不赘述。相对而言,课外特长培训更具迷惑性。“技多不压身”,多一门特长就多一份胜算,技能越多、素质越高,在不少家长的心里形成了类似根深蒂固的观念。于是,不少家长就带着孩子学钢琴、 学跳舞、 学书法,什么都重要,啥都不能拉下,孩子的负担越来越重。

  其实,素质不是技能的相加,更不是知识量的简单积累。素质是独立的东西,既不是知识的综合,又不是技能的综合,归根结底是一种做人的基本良知、人生态度和判断力。如果只是视之为升学的重要辅助“筹码”,希冀出“奇”制胜,那就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异化成了升学军备竞赛。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如是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换言之,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而是一种激发与唤醒。秋高气爽,利用周末让孩子走到户外,沐浴和煦的阳光和呼吸新鲜的空气,好好放松一下,感受一下世界的美好,其意义或许远超过任何兴趣班。诚如评论者所言:一次秋游应该胜过10个兴趣班。到底什么样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才最为重要,确实值得家长们好好反省。(胡欣红)

责编:栾雨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