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中国都做了快四十年 美国还没恍过神

2017-11-14 15:32:37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timg.jpg

随着中共十九大的闭幕,中国的发展经验愈发引起世界讨论。英国《金融时报》11月10日刊文称,美国迫切需要的不是“美国优先”,而是“改革开放”。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新媒体“侠客岛”近日文章也关注到沙特想实现“改革开放”。从美国到沙特,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始意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这已经为中国发展的实践所证明,也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共识。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邓小平在擘画改革开放宏伟蓝图时,对改革开放的目的、性质和方向作了明确的阐释。他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此,在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邓小平始终强调:“我们搞改革开放,要有两手:一手搞改革开放,一手搞‘四个坚持’、反对错误思想倾向”。这也就是说,改革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也不是没有目的、什么都要改,而是要坚持改革与坚守的辩证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地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他明确指出:“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

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同时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然而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浪潮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出现。在西方一些政治势力看来,抽象地反对全球化,显然比直面具体的政策问题容易多了,一些人扯起保护主义的大旗,高喊反对全球化的口号,甚至到处寻找替罪羊,无端指责发展较快的国家,试图掩盖国内经济发展和利益分配存在的问题,把民众注意力从国内引向国外。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的活动能力不断增强,进而打破了国家和地域的限制,使生产国际化成为可能;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和交换的扩展和深化,加深了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依赖,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客观趋势。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西方一些国家及其学者把困扰当今世界的很多问题简单地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如何主动应对,将危机变为改革机遇,成为一些西方人士关注的焦点。如果视自由贸易和开放为敌,只会令改革更为艰难。贸易保护主义不会让国家“再次强大”,他们需要的是“改革开放”。(综编/海外网 李鹏宇)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李鹏宇、王少喆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