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回信勉励的这个60岁团体什么来头?

2017-11-23 06:47:16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总书记信中的“乌兰牧骑”,是蒙古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指的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

e2cebefd3554739919300fd0f02c3590.jpg

【学习小组按】

11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队员的一封回信,很有意思。先看信的内容: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

你们好!从来信中,我很高兴地看到了乌兰牧骑的成长与进步,感受到了你们对事业的那份热爱,对党和人民的那份深情。

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第一支乌兰牧骑就诞生在你们的家乡。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

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在新时代,希望你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习近平

2017年11月21日

习近平给各机构、团体回信不罕见,但是什么样的文艺团体可以称作“旗帜”?“乌兰牧骑”这一我们并不熟悉的名字下,又是一群怎样的人?

总书记信中的“乌兰牧骑”,是蒙古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指的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还是乌兰牧骑诞生60周年。而它的诞生、发展,则与周恩来总理的重视和关怀密切相关。

“党和政府的声音难以传递到基层,人民群众了解不到社会主义新文化。” 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内蒙古党委第一书记乌兰夫对周总理说。

的确,当时的内蒙古地广人稀,一个西苏旗两万七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只有9000多牧民,曾在苏尼特右旗文化馆任宣传干事的伊兰回忆,“两个蒙古包之间可能就有一二十公里地,几十里地也就七八个牧民”。

不仅是党的声音传递不到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很成问题。1956年,苏尼特右旗建立了第一个文化馆,但“因为路途遥远,一个人借一本书,可能半年才能还”,“有的人一辈子都没看过演出”。

怎么办?

周总理指出:是否可以研究一种能够满足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办法,建立相应的队伍?

于是,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1967年6月17日,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宣告成立。2辆板车、5件乐器、9名演员,就这样,固定的文化馆、文化站摇身一变,变成了灵活轻便的文艺工作队。他们深入各个牧区,为当地牧民送去了精彩的演出。

但基层文艺工作者并不好当。下乡演出一趟就要走大半年,人数少,一人就得身兼多职。唱歌的要能拉马头琴伴奏,放下马头琴还得会顶碗起舞,喜剧演员还得兼着马车夫。表演完,还得种地、挤奶、做饭、洗衣、打扫卫生……

不过,即便是这样,乌兰牧骑响当当的口号从未改变: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农牧民。

不仅没变,他们还把党和政府的声音,真真切切地传递到了基层。“我们把党的政策编入当地民歌好来宝中来唱,简短易懂,很多农牧民一学就会”,伊兰回忆。

这样的队伍无疑赢得了广泛的欢迎和关注,他们不仅收到了牧民无数的哈达和银碗,更收获了国家领导人真切的关怀。毛泽东曾3次接见乌兰牧骑的文艺战士,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都曾多次观看乌兰牧骑的汇报演出。

周恩来则先后接见有12次,在他的亲自倡导下,1965年,乌兰牧骑第一次走向全国真正成为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1975年,病重住进北京医院,看到电视里转播国庆演出场面时,周总理还关切地询问身边工作人员:“乌兰牧骑来了没有?来的是老队伍还是新队伍?”

在这样的关怀下,乌兰牧骑的队伍也迅速成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内蒙古草原上活跃着的乌兰牧骑队伍已经有75支,每年演出超过7000场。60年来,他们累计行程110多万公里,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演出服务30多万场,各民族观众达2.12亿人次,创造了内蒙古文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乌兰牧骑这面旗帜,还将更加鲜艳。

(来源:学习小组)

责编:栾雨石、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