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效果稳步下降”根子在哪

2017-11-24 14:24:19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
摘要:探求真理、解决社会问题是推动一个人学习的强大持久动力。

  日前,美国彭博社发文,称教育问题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阻碍。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说法并非纯粹戴着有色眼镜,相关忧虑是客观存在的。

  2010年之前的中国劳动力市场主要是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他们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与该时间段中国经济主要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无关系。相比之下,上过大学、从事研发工作的人还是少部分,对经济的总体贡献份额较小。

  如今,7年过去了,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肯定在逐步扩大。但高等教育在整个经济中发挥作用的总量,与我们现有高等教育的规模依然不相称。那么这种不相称会不会长期延续下去?甚至像彭博社说的那样,教育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

  宏观上说,中国的高等教育长期存在过度现象。比如,一个岗位本来招个本科学历的就够了,但现在这个岗位招的是博士,等于是把博士生当本科生用。这种现象的存在,就必然造成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

  另外,更多从微观上讲,我们现在的教育确实用了很多时间传授给学生知识,但却未能将他们创造创新的潜能充分激发出来。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时间被繁重的课业全部占满,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其他天赋潜能的发挥,而且长此以往容易形成被动型人格。其外在特征是,老师和家长叫他干吗就干吗,如果不叫就没事干。

  当这些学生走进大学校园以后,很多人以为船到码头车到站。本来最忙碌、用来进一步汲取知识的时间,却被花在睡懒觉上网打游戏上了。因为他们从小就听父母反复唠叨,“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所以考上大学之后就觉得人生没有目标了。所以有北大老师近日给副校长发公开信,抱怨学生学习效果稳步下降,也就不难理解其中缘由。又由于中小学时期的简单灌输式学习,主动性被消磨,他们也就很难在20-40岁这个发挥创造性的最佳年龄段,拿出优异的表现。现在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探求真理、解决社会问题是推动一个人学习的强大持久动力。如果这两个动力伴随一个人始终,那他一定会有所成就。小学是一个人接触大自然最关键的阶段,中学则是一个人对社会问题最敏感的时间段。但现在中国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不到自然,在中学阶段接触不到社会,他们能做的就是在教室里刷题。那么,他们在动力上就会有问题。这是我们需要忧虑的。

  面对这种问题,一定要对教育的管理和评价进行变革。我认为,在中小学阶段,国家规定的课程学习最高只能占60%的时间,其他时间应该空出来,让每个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要“题海没志”。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果十五六岁的孩子都被关在教室里做题,不能形成远大的志向,使得未来个人发展没有大的格局,那么社会和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也就难以避免。同时要改革评价机制,不要死抠一分两分,而要通过更专业更综合的体系考评学生。否则,为了那60%,还是会有人“拼命”。这个改革启动得越晚,对中国下一代的影响越大,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越大。

  现今,越来越多的家长用脚投票,把孩子送到国外上学。据统计,2016年,在美留学生中,中国人数量第一。如果哪一天,这个数字的上升趋势乃至绝对数值降下来,那么就说明改革见效了。希望那一天早些到来。

(储朝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戴尚昀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