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幸存者不在,南京大屠杀也不会被遗忘!

2017-12-13 07:06:54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很多网友担心,随着他们的相继离世,那段残酷的历史会一同湮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方面称,“时光流逝,幸存者逐渐老去,但是历史会永存!”

0d860f0c6e6ce8fca47fb5bb7648b565.jpg

加拿大安大略省举行南京大屠杀80周年千人追思会(图源:中新网)

2017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12月13日,时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当天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每年国家公祭日前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都会把一年来收集、核实的新增遇难者名单镌刻在名单墙(又称“哭墙”)上。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哭墙上的名字又多了20个。12月10日凌晨,又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截至目前,1987年首次登记在册的1756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98位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见证侵华日军暴行的铁证,是活着的历史证人。很多网友担心,随着他们的相继离世,那段残酷的历史会一同湮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方面称,“时光流逝,幸存者逐渐老去,但是历史会永存!”

国家立法纪念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从1994年开始,江苏和南京都会在每年的12月13日举行悼念仪式,但是这些还停留在地方层面。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同年,国家公祭网上线。

时任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曾表示:“我们就是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

多种形式“讲解”历史

为了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中国多地多次举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据悉,江苏将组织开展16项以“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包括“抗战家书”征集暨诵读活动,“南京大屠杀80周年祭”记忆寻访活动等。

有资料显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馆至今,已先后接待了日本、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万中外观众,每年为观众提供讲解和放映历史资料片6000余场。该馆馆长朱成山还编著出版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集》、《外籍人士证言集》、《金陵血泪》等史料专著。

2014年11月,《南京大屠杀全纪实》面世,该书是国内首部从中国人的视角,完整反映南京大屠杀真实历史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360余万字的《南京大屠杀辞典》以辞典形式填补了史学空白,为后人进一步研究南京大屠杀及相关抗战史提供了翔实的参考资料。2017年12月5日,“以史为鉴、警示未来”2017年系列图书首发式举行。12月11日,《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拉贝日记》(影印本)在南京首发。12月上旬,南京大屠杀80周年国际邮资明信片、个性化邮票发行。

让世界了解那段伤痛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华裔教授以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为背景,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真实经历中取材,耗费10年时间创作了小说《南京不哭》。据新华社报道,《南京不哭》面世后,连续数周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卖到脱销,多次加印。郑洪的同事彼得·肯普索恩读完该书后说,他终于明白了中国人对日本侵华战争难以释怀的深层原因。

郑洪表示,“日本右翼势力出版了600多本与二战历史相关的专著,严重歪曲历史,美国主流社会相当大程度上受到这些言论误导。西方社会对日本战时的暴行显然已经忘记了大半。这个时候,我们更应对世界发声,让世界深刻认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唤起世人的良知。”

为了让世界了解那段历史,中国一直在努力。2015年10月9日,中国提名的南京大屠杀档案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随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称,中国将大力提升南京大屠杀档案的保护标准,并在面向海内外进一步征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建立南京大屠杀档案专题数据库,以供全世界更深入认知这段人类历史浩劫。

随着对日军侵华历史认知的加深,世界各地出现了令人欣慰的变化。当地时间10月2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通过了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的动议,这意味着,加拿大成为西方第一个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的国家。当地时间12月9日下午,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南京大屠杀80周年追思会”上,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会长林性勇指出,南京大屠杀不仅是华人的悲剧与耻辱,也是全人类的悲剧与耻辱。“我们一定要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让亡灵得以安息,让战争远离人间。”他说。(综编/海外网 姚凌)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介瑾、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