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先生逝世:巨星陨落,空余文坛绝唱

2017-12-15 15:31:15来源:光明网
字号:
摘要:余光中作品的古典韵味,源于他的游子情结和浓郁的家国情结。

惊闻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去世!

  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终年90岁。余光中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也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作品享誉海内外,不仅被文学爱好者和莘莘学子传颂,也是民族文艺宝库里的珍宝。

  笔者曾有幸于2013年秋天在澳门大学与余光中先生短暂交流。当时,余老先生虽满头白发,身材消瘦,却神采奕奕,十分喜爱与同学们交流。余光中先生的人生经历坎坷,但他却依然初心不改,言谈之中饱含家国情怀。

  和余光中先生“近距离接触”,犹如和文学史对话。余光中的创作年表已经融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他在诗坛和文坛的地位,堪称开宗明义的大师。据不完全统计,他曾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不仅对诗歌创作造诣很高,在散文、文艺评论和文学研究等方面也造诣深厚。

  这有赖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对社会现实的敏感力,加上他天才般的艺术创造力,能融通古今中西的文艺元素。《莲的联想》《五陵少年》《白玉苦瓜》等诗集堪称文学史上的经典文本,而《乡愁》则进入了中学语文教材,为万千学子带来了美的享受,也让无数读者在“自觉的审美”中感知了诗人浓浓的家国情思。

  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自1963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左手的缪思》开始,余光中先后出版过《掌上雨》(1964)、《逍遥游》(1965)、《望乡的牧神》(1968)、《焚鹤人》(1972)、《听听那冷雨》(1974)、《记忆像铁轨一样长》(1987)、《凭一张地图》(1988)、《从徐霞客到梵谷》(1994)、《日不落家》(1998)《蓝墨水的下游》(1998)等十余部散文集,加上其他类型的创作,可谓著作等身。而且,与他的诗歌创作相似,余光中能将古典韵味和现代感兼容,形成了独特的文风。

  余光中作品的古典韵味,源于他的游子情结和浓郁的家国情结。比如,他在名篇《听听那冷雨》中写到,“任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两打中年听雨,江阔云低。”他在“冷雨”的感官体验之上深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远气质,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没有对家国情怀的坚守,是不可能写出这样动人的句章的。

  有评论认为,“余氏以抒情彩笔,纵横捭阖,缔造了一个中西古今交融的散文新天地”。想必,大量文学研究者会对余光中和他的创作给予更多专业的评价,而在普通读者心中,他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是诗坛和文学史上永远的绝唱。(黄帅)

责编:戴尚昀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