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世界遭遇“美国冲击”

──海外网2017年终策划(十)

2017-12-29 07:02:03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抛弃理想主义重拾现实主义,试图重新定义全球交往的规则,用竞争代替合作、用自私自利代替互利共赢。

 1514502200711750.png

美国总统特朗普(图源:金融时报)

【编者按】

2017年即将过去。

这一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不确定性增加。“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但仍不稳固,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却已然抬头,为经济增长和国际合作投下阴影;同时,各国债务水平不断攀升,也为长期的经济稳定埋下隐患。在经济形势晦暗不明的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分离运动与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恐怖袭击频繁发生。此外,悬而未决的难民危机则直接引发美国在内的西方政治“集体右转”,进一步增加了国际冲突爆发的可能性。

面对这些问题,海外网推出“这一年,世界不太平”年终策划,希望从桩桩件件中直面世界的复杂形势,在风起云涌里读懂时局的运转轨迹。

-------------------------------

经过近一年沉淀,特朗普执政下的美国外交已经从年初的“不确定性”演变为强大的“冲击性”。特朗普的一些外交举措被外界打上“离经叛道”的标签,因为相比奥巴马,他在特定领域的外交政策变化之大几乎称得上是一百八十度的“剧情大逆转”。

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之变,尤其体现在对全球治理及多边机制的态度和做法上。这一年,美国不断“愤然退群”,对全球治理的既有成果造成了巨大冲击,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甚至将这种举措称之为特朗普的“退出主义”。

首先,特朗普政府以“美国不高兴”为理由直接退出部分国际组织或减少资金支持。10月,特朗普政府以存在针对以色列的偏见为由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2月,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妮基·黑莉宣布,美国将在2018—2019财年减少联合国的经费预算共计2.85亿美元,表明特朗普政府将联合国视作外交“绊脚石”的对立心态进一步加强。

其次,特朗普政府以“美国不认可”为理由退出部分多边协议。6月1日,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并在10月12日宣布废除《清洁电力法案》。缺少美国整体参与,气候变化领域更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伊核协议问题上,特朗普政府10月以伊朗没有遵守协议为理由,把“皮球”踢给国会,引发伊朗强烈不满;12月还以与美国政策不一致为理由退出了全球移民公约谈判。

最后,经贸领域以“美国吃了亏”为理由退出或胁迫他国重新谈判贸易协定。特朗普政府不仅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还施压加拿大、墨西哥两国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特朗普“推倒重来”或“另起炉灶”的做法不仅会造成区域经济治理混乱,还易造成全球范围保护主义“死灰复燃”之势,导致各国间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风险上升。

这些新变化本质上折射出特朗普对外战略思想在“美国优先”原则的指导下摆向“自私自利”的方向,在外交手法上则突出竞争、淡化合作,呈现出里根主义中“以攻为守”的态势。

美国学者沃尔特·米德曾经把美国外交思想分为四类,分别是强调保护商业利益的汉密尔顿主义,强调维护民主、尽量减少干预的杰斐逊主义,强调物质安全和经济富足的杰克逊主义,以及强调多边和道义的威尔逊主义。上述分类不会与美国总统的外交思想一一对应,更可能是某一个总统能体现出至少一类流派的理念。如奥巴马总统的外交理念称得上典型的威尔逊主义,强调国际规则、多边机制对美国利益的重要性。

特朗普的外交理念基底则带有浓厚的杰克逊主义色彩,倡导从更为狭隘的角度定义美国利益,并且必须以符合美国安全和经济利益的方式开展外交活动。这是自二战以来杰克逊主义首次打破汉密尔顿主义和威尔逊主义对美国外交的主导,意味着特朗普外交理念淡化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这一目标。

在看待美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和挑战时,特朗普与里根一样有着深深的“忧患意识”。当年的里根认为美苏竞争是全方位、多领域的,要在国际各个领域与苏联持续竞争,强调面临苏联挑战时要恢复美国的力量和信心,并提出“以实力求和平”。特朗普政府近期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国际形势和大国竞争态势的认知都与里根政府的认知类似,认为世界的主流是竞争,大国博弈、地缘政治已经全面回归,并且同样强调了“以实力求和平”。

因此,对于特朗普外交的解读不能再紧紧攥着对待奥巴马“理想主义”外交的放大镜。正如白宫主页推介《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时所给出的标题,美国对外战略已经进入新时代。杰克逊主义混杂里根主义的外交方略对于美国自身孰好孰坏自有历史定论,但对于当前推进全球治理、稳定国际秩序来说,客观上已经形成一股破坏力极强的冲击波。

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抛弃理想主义重拾现实主义,试图重新定义全球交往的规则,用竞争代替合作、用自私自利代替互利共赢,这不仅让国际社会对美国这一全球大国对外政策的延续性、稳定性产生质疑,还会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和潮流制造不小的阻力,对全球秩序的稳定和良性发展造成极大的冲击。在一个原本就面临失序危机的世界,作为全球性大国,美国本应成为提供稳定源流的一汪清水,但现在却成了输出不安、焦虑、躁动、竞争的一潭浑水。

(孙成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海外网专栏作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

【推荐阅读:海外网2017年终策划】

(一)难民危机仍在,欧洲矛盾加剧

(二)世界债务风险高悬 我们会遭遇新金融危机吗?

(三)全球反恐取得重大突破 欧美恐袭为何逆势增多?

四)如何面对“大乱没有,小乱不断”的世界

(五)威权抬头、民粹崛起,西方民主陷入困境

(六)贸易保护抬头,中国如何自处

(七)西方大国频“退群”,全球化趋势会倒退吗

(八)如何面对“集体右转”的欧洲

(九)2017年,全球“分离主义”的闹剧与隐忧

责编:刘思悦、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