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湖湿地(图源:中新网)
【编者按】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即将踏入2018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传递出党中央对人民的郑重承诺。
民心之所望,执政之所向。十九大召开前后,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方针陆续推出,对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并将持续产生重要影响:京津冀密集的环保治污举措带来了天更蓝、水更绿的局面,“纠四风”剑指政府行政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房地产长效机制、“租售并举”给更多人带来了住有所安的希望……这些举措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
值此新年之际,海外网推出“十九大后的这些‘获得感’”系列策划,细数十九大前后中国人的生活都得到了哪些实实在在的改善。
--------------------------
2017年,最让华北地区居民感到“小确幸”的事情,应该是越来越多的蓝天。2017年1月至11月,相较2013年同期,京津冀地区的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了38.2%,重度污染天数显著减少。在北京街头,戴口罩的人明显少了,在朋友圈里晒北京的蓝天已经不再时髦。据媒体报道,因为空气质量的改善,连天津的沙窝萝卜都获得了更多光照而变得更甜了。
不仅仅是京津冀地区,2017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PM2.5浓度也相对于2013年同期下降了30%和25%左右。无论是站在东方明珠还是站在“小蛮腰”上,都能看到更清晰、更壮观的城市美景。
2017年,长江流域水源也“升级”了。长江经济带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在沿江11个省市的126地级市中,排除出490个饮用水源地问题,影响一级、二级饮用水源环境质量的养殖、垂钓、旅游等项目陆续被拆除、取缔,排污口、工业企业、码头等项目陆续被整改,关闭。在饮用水源地污染(及隐患)严重的地区,则进行取水口迁移工程建设。打开水龙头,老百姓能喝上更放心的自来水。
2017年,居民生活环境也明显变好。曾经,餐馆、烧烤、美食街的油烟、噪音,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异味,城市、社区里的黑臭河道,都是老百姓生活中最常见的环境问题。从2016年开始到2017年结束的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中,一共受理群众环境举报13.5万件,直接推动解决8万多个垃圾、恶臭、油烟、噪声、黑臭水体、“散乱污”企业等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变得更舒适和舒心。
2017年,中国的森林面积也在继续增加。滇池、洞庭湖、鄱阳湖、巢湖等重要湖泊治理速度明显加快,内蒙古呼伦湖湿地面积显著扩大,新疆卡拉麦里山等自然保护区环境问题基本整改完成。节假日出门旅游,老百姓能看到的山更绿、水更青,景色变得更加优美。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回顾2017年的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老百姓看得见的成绩,但依然与人民群众更普遍的美好愿望存在很大的差距。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2018年,更多实实在在的改变值得期待。
“污染攻坚战”全面深入。作为与“防范风险攻坚战”、“脱贫攻坚战”齐头并进的三大战役之一,“污染防治攻坚战”将在2018年全面深入铺开。继对工业点源实施全面监管后,面向城市生活和农村面源污染等“硬骨头”的管理、治理措施将陆续出台。中央环保督察将实行“回头看”,对第一轮督察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跟踪回顾,确保老百姓关心的问题都能切实整改到实处。
“蓝天保卫战”不会放松。“大气十条”按计划完成2013-2017年任务后,将在2018年启动第二轮工作。北方地区清洁供暖将继续推进,更多更灵活的清洁供暖方式将会出现,加上供气部门对民生用气的调度保障,有望避免2017年部分地区出现的“气荒”问题。老百姓能在蓝天下更安心地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北京、上海等率先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将继续把这一制度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和社区。虽然居民们需要为垃圾分类付出一点劳动,但换来的将是更清洁、更安全的城市环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花园式的,或去工业化设计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将成为城市系统不可分离的部分,与城市和谐共存。
长江流域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排查整治工作将继续深入到县级地区。整合生活垃圾处理、农业垃圾处理和给排水系统改造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将在各地陆续开展,偏远乡村的环境管理将逐步实现系统化、专业化,为农村居民和游客创造既看得见山水,又留得住乡愁的良好人居环境。
2018年,全国将完成近百亿亩农用地的土壤污染情况详查,查明污染分布、面积及对农产品的影响。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将建成并发挥作用,为国土资源的安全利用和修复治理提供基础支撑。农药使用、地膜回收等将得到更为有效的监管,重污染土地的修复试点不断推开,老百姓的餐桌将更加美味和安全。
展望未来,美丽中国的建设,不仅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努力,更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经过对垃圾分类、污染举报、绿色出行、植树绿化等环保活动的亲身实践,切实体会到“美丽中国”的转变,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将会进一步提升。
(陆琼,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讲师,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