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愁到文化 腊八不仅仅为了喝碗粥

2018-01-24 15:25:00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海外华人将腊八粥看作乡愁的纾解,来到中国的留学生则通过腊八粥感受中国的年俗。

12713736bc084e8ebcdd1681cb9042c2.jpg

1月22日,镇江市和平路街道金山水城社区居民为留学生讲解腊八粥的食材配置(图源:新华社)

抢票的热潮还没退去,腊八的来临更添一份年味。1月24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是中国从传统民俗中传承下来的传统节日。“过了腊八就是年”,农历腊八拉开了春节的序幕,标志着全国人民心心念念的春节真正进入了倒数。

据了解,在中国上古时期,人们将冬季祭祀神灵、祖先称为“大腊”,而举行冬祀的日子被称为“腊日”。腊八作为腊月里第一个节日,也是春节前最重要的日子,其主题与春节的主题不谋而合。在传统腊八民俗中,祭祀、祛病、祛邪等习俗都暗合暗合了春节辞旧迎新的主题,其折射出的老百姓期盼阖家团圆、幸福平安的朴素愿望,与春节最主要的“团圆”不谋而合。

腊八粥是腊八这一天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而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也已有一千多年,始于宋盛于清。相传汉朝之后,随着佛教传入,人们逐渐将腊八附会为佛祖释迦牟尼的“悟道成佛之日”,“腊八粥”在一些地方也被称为“佛粥”,其中的粳米、红豆、大枣、紫米、核桃仁等食材,则象征十八罗汉。

这一碗小小的腊八粥,凝结了中国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精髓,也融合了海外华人对家乡最深切的思念。

一碗热粥 纾解乡愁

每到春节临近,居住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会准备材料熬好腊八粥,与周围的朋友亲人分享。在中国国内,人们在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可能是为了庆祝丰收,也可能是为了祭祀或是供奉佛祖,但走出国门,腊八粥的意义更多的在于纾解思乡之情。

随着走出国门,旅居海外的华人越来越多,“腊八粥”也随着华人的脚步,走向世界各个角落。

在西方国家,到腊八这一天,中餐厅的餐桌上便能见到腊八粥的身影。每年的腊八节,中餐厅的老板都会为食客提供腊八粥,供食客或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或是感受浓浓的乡愁。

多年来,走出国门的腊八粥在原料、口味上有老更多的差异,却在文化情感上更趋于一致。不少来自南方的海外华人在出国之后才开始爱上腊八粥的味道,因为在国外的腊八粥,更有一种“家的味道”。

美食传承 文明互鉴

如今,腊八粥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一碗腊八粥,也成为推介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海外华人将腊八粥看作乡愁的纾解,来到中国的留学生则通过腊八粥感受中国的年俗。

1月22日,江苏大学来自巴基斯坦、牙买加、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留学生走进社区,与当地居民一道制作、品尝腊八粥,体会中国民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24日,合肥学院的留学生则同附近社区居民一起品尝腊八粥,并了解了腊八节的来历和饮食的习俗。除此之外,天津、武汉等多地都开展类似活动,邀请当地留学生一起“同品腊八粥,共享中国年”。

腊八粥展现的是中国的传统民俗,而通过这些传统民俗,向来华留学生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张骞通西域、明代盛边贸,在古代丝绸之路上,食物是文化交流的“先遣使”。从国外引进来的番薯和胡椒影响了中国的种植结构,从中国走出的茶叶和小麦也不断充盈着世界的餐桌。如今,美食依然是文明互鉴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腊八一到,春节的脚步也越来越近,因此腊八也成为凝聚人民美好愿望的重要节日。如同春节联欢晚会在春节的意义,对于海外华人华侨来说,在腊八喝的这一碗腊八粥,意义早已超出食物本身,是寄托在其之上的“家的味道”。同时,这一碗腊八粥,是海外留学生了解中国民俗、感受中国文化的窗口。随着中国华人走向世界的脚步,腊八粥也带着中国传统文化逐步走向世界各个角落。(综编/海外网 介瑾)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介瑾、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