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春运的“变”与“不变”

2018-02-02 16:09:00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虽然春运的方式变了,速度快了,客流多了,但春运的终点始终没变,人们归心似箭的心情也不曾改变。

1978年,哈尔滨三棵树火车站 央广网.jpg

1978年,哈尔滨三棵树火车站(图源:央广网)

转眼间,春节的脚步也逐渐临近,春运已经拉开了帷幕,最早一批归家的“候鸟”已经回到了温暖的家,或者还带着满满的期待坐在归家的车上。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4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铁路更是有了飞跃的进步。在你坐在快速平稳的高铁上感受回家的喜悦时,一定想不到40年前,回家的路是什么样的。

1978年,虽然还没有一个特定的词来形容春节前后的“人口大迁徙”,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规模巨大的人口流动已经初具规模。1979年春节,踏上回家旅程的人数达到1亿多人次。

1978年,第一代“周恩来号”投入春运。图为机车牵引着旅客列车缓缓驶入上海站。.jpg

1978年,第一代“周恩来号”投入春运

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工作重点,之前被搁置的铁路建设工作有逐步恢复和发展,中国的铁路开始进入发展的新时期。在1978年春运期间,第一代“周恩来号”正式投入使用,开始了从第一代到第四代不断改进,不断为中国铁路运输事业的贡献。

1980年代乘客乘坐绿皮车.jpeg

1980年代乘客乘坐绿皮火车(图源:央广网)

1980年,《人民日报》首次提出用“春运”一次来描述春节期间人口密集流动的现象,“春运”真正成为中国人一年一度必须要上演的大戏。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农民进城务工的兴起,春运所运送旅客的数量一致呈直线上升的趋势。1983年春运的客流为1.23亿人次,到1985年春运的总人数超过了7亿,铁路旅客将近1.5亿人次。不断上升的人数考验着中国铁路的运载能力。旅客多、运力有限、彻夜排队买票、拥挤不堪的绿皮火车、火车临时改成的客运“闷罐车”,都是80年代人归家路的心酸记忆。

80年代同样也成为铁路建设重要的一段时间,1978年以来,国民经济建设开始了新的发展时期。1982年指出“铁路运输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提出“北战大秦,南攻衡广,中取华东”的战略。到198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52,119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突破1万亿吨公里,铁路建设在这段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94年,哈尔滨火车站.jpg

1994年,哈尔滨火车站(图源:央广网)

到了20世纪90年代,南下广东的“打工潮”迎来巅峰,同时又是中国人口红利释放与城镇化进程最快的阶段。1994年,春运旅客首次突破10亿人次,当时中国总人口不到12亿。因此每到年底,各地火车站总是人山人海,尽管路在增加,车次在增多,车速在加快,但春运期间,买票难、乘车难仍是焦点问题。回家的路,依然辛苦。车站售票厅连夜排长队购票的现象仍未缓解,“一票难求”仍是铁路运输需要解决的难点。

春运首日的上海虹桥火车站.jpg

2018年春运首日的上海虹桥火车站(图源:人民网)

进入21世纪,中国在经济、政治各方面都有了飞跃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人走出家乡,外出工作。2006年,中国春运流量突破了20亿,2012年突破了30亿,2014年达到近6年来中国春运人数的最高峰——36亿人次。

虽然春运客流仍在不断上升,铁路运输的建设也在不断长足进步,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21世纪是中国铁路建设高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中国高铁的建设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运营里程和在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为春运的铁路运输提供了更好地保障。

摄影师王福春在过去的40年间用数百张照片记录了中国铁路的变化,“车厢是一个浓缩的社会,也是一个临时大家庭”,“这些都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从最早的春运绿皮车,到后来的高铁、民航、自驾、摩托车等等,虽然春运的方式变了,速度快了,客流多了,但春运的终点始终没变,人们归心似箭的心情也不曾改变。(综编/海外网 介瑾)

(综合央广网、未来网、搜狐等相关报道)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介瑾、王少喆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