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让年味足以承载国人的盛情

2018-02-14 09:04:45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
摘要:日本将传统文化的年与现代文明做了很好的融合。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文化界兴起一场“民艺运动”,以学者柳宗悦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明治维新后的西化浪潮中,宣扬保护日本传统民间工艺,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乡土文化的美,进而主动热爱和传承本土文化。

  日本各地方在民艺运动中成立的民艺馆和民艺协会,到今天依然比较活跃。各大百货商场,比如三越、高岛屋都有一层专门出售传统漆器、陶瓷、染织、编织和竹器等,前来购买的消费者与国外现代品牌柜台前的人一样多。

  这是日本文化界主动作为的结果。我感到,中国文化界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因此在2017年冬天赴日考察,恰好赶上新年,就特意多待了几天,观察日本把公历和农历新年合二为一后,传统过年思维和习惯还剩多少。

  让我惊讶的是,日本将传统文化的年与现代文明做了很好的融合。新年到来前,神社和寺庙早早做了准备,布置好各种交通标识,里外打扫一新,用树叶在地上写下祝福新年快乐的词句。除夕夜,年轻人与上了岁数的人一道挤满在神社里听钟和抢头炷香,为来年祈福。我还特意在宾馆里看了红白歌会,虽然听不懂,也感受到那种新老歌星济济一堂,不追求场面,只为把内心喜悦表达出来的心情。

  日本很多传统村落同样存在空巢现象,但临近新年,也会有“春运”高潮,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商店挂起用稻谷和禾草编起的传统的花结,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一股很强烈的浪潮,他们没有丢掉自己的传统,反观我们每到新年都在询问何处还有“年味”?

  实际上,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盛情不减。2018年预计将有接近30亿人次加入春运行列,春运的核心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自王维写下这句诗后一千多年,我们民族的这个年的情感没有衰灭,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国人即便相隔千里依然要赶回家过年,正是源于这种力量。

  可是,传统节日的表达形式却大大衰减了。感觉不到年味了。这是当代人传统文化失落的问题。人们的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找不到载体。

  有些传统是必然要消失的,比如贴门联,单元里的防盗门已经没有可供贴门联和门神的位置;比如贴年画,现代人家中装修普遍比较讲究,不可能再用浆糊年画。祭拜祖先的习俗中断更早。

  问题是,我们能否创造出为老百姓所接受的新形式去替代传统载体。这才是我们的文化挑战,如果我们不接受这个挑战,每逢佳节都将遭遇集体文化失落。这可不是“小事”。

  传统中国人用年夜饭、拜年、吊钱、窗花、红灯笼、春联、福字、祭祖、年画、爆竹、社火,以及各种游艺等密集和浓烈的年俗形式承载年的盛情。但这些春节的形式在不断做减法,各种年的饰品不再使用,爆竹因污染空气而禁放,登门拜年变成电话拜年又变成微信拜年,给长辈磕头拿红包变成电子红包。连前些年盛极一时的春晚也不再火爆。如果春节只剩一顿年夜饭,人们一定会感到年的乏味与失落?作为文化界的知识分子,我感到自己在文化上的无能,不能帮助老百姓创造新的文化。

  没有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节日,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是传统节日。为了守护民族的传统,我们是可以做点事的。

  政府可以鼓励社区、单位搞各式各样的活动,营造年的氛围,让人们意识到年的到来。这几天我回百岁的老母亲家,看到门上插了一个小包,里面有一对门联一对福字,保姆告诉我这是街道居委会送的,让我感觉很温暖。一贴上门联,年味就来了,传统春节,不就是祖辈们相互帮助、共同创造出来的吗。

  知识界的努力还应一如既往,保护和支持广大民间还保持活态的各类年俗。在节日里弘扬节日。尤其是重视在学校教育中增加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容。让传统进入教育,进入孩子的情感与心灵,进入孩子们的记忆,让美好的传统唤发生机。传统节日的传承人是全民。让孩子们传承传统决不是干巴巴的书本学习,而是让孩子在节目里体验传统文化。只有在活生生的美好的参与和体验中,春节才永远是我们民族活着的财富,人民才永远享有它。(作者是全国政协常委,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

责编:刘思悦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