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淡?不妨多些“仪式感”

2018-02-23 07:01:02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当缺少清晰具体的意象来承载春节的概念,那么年味淡,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1519340670345648.jpg

资料图:随着春节来临,吉安市吉州区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中国红”的喜庆祥和氛围,大红灯笼、春联、福字等体现年味儿的商品琳琅满目,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购买。(图源:新华网)

终于上班了!

往常假期结束,心里比较不爽;然而,这次从传统年里回到办公桌时,心情却似乎没那么糟糕。

为啥呢?如今回老家过年,一来太累,二来无聊。

怎么累呢?今天见这家亲戚,明天见那帮同学。见面没啥可说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喝酒。一天两场,五天十场,能不累吗?别看事儿不少,却很无聊。大家都觉得年味淡了,不如小时候好玩了。

年味为何淡了?对比一下就明白了。以前过年怎么过?儿歌都唱出来了:“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此外,家里讲究的,要给祖先牌位上贡,要送灶王爷,大年初一要上坟,初五要接财神……伴随着爆竹声声,这一项一项的仪式颇为具体,加强了过年的意识,年味自然浓得化不开。

如今呢?这些仪式还有吗?年三十才得以真正放假,腊月里的好些仪式就做不了。扫房子?找保洁;供灶王爷?家里没他地儿;摆祖先牌位?我爷爷家都不摆了;放鞭炮?为了环保,索性也就不放了……当仪式不再,就好像果子没了瓤,这年,也就剩了个空壳了。

更不用说,越来越多家庭开始利用难得的七天假期出去旅游。不错,开心是开心了,但这是过年吗?只是度假罢了,这其中产生的快乐,跟春节无关,与过年无关。

笔者是当家长的,一直希望教育自己的孩子多积累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在春节到来之际,给孩子讲讲民俗啥的,也应景不是?可教育必须和实践结合啊,上述传统的春节民俗仪式都淡化了,咱口说无凭,也不怪孩子难以接受。

比如我们讲过年,说这“年”本是个怪兽,要放鞭炮把它吓走。可现在如今过年静悄悄的,这“放炮崩年”的说法就立不住了。另外还有更要命的,孩子问,“年”长啥样啊?大人脑子里都缺少一个清晰具体的形象,上网搜索答案也是五花八门,很难对天真的孩子解释明白。然而,对比一下如今孩子们爱过的“洋节”,都有很具体的符号形象:一提圣诞节,一个老爷爷的形象就出来了;一提万圣节,一个南瓜头就出来了。如今,我们又该如何对孩子们描述春节呢?

换句话说,当缺少清晰具体的意象来承载春节的概念,那么年味淡,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这么一来,负面效果很明显,大人孩子在春节七天里,做的最多的事,恐怕就剩下玩手机了——无论是在抢红包,还是在打游戏。有人说这是“新年俗”,笔者不以为然。

一些专家学者也在反思,以春节为领头羊的中国传统节日,何以式微?传统难道习俗真的已经无可避免、不可逆转地走向衰弱了吗?一旦传统文化的颜色逐渐淡去,还拿什么来给下一代讲述我们的文化自信?

当然,也有人说不必悲观,年味虽然淡了,但是渴望亲情、渴望团圆的愿望不仅没有淡化,反而还愈发强化,各地奋斗的人们依然期盼在传统节日里,能够全家欢聚、继往开来。从这个意义来说,春节等传统节日仍旧有不可替代的功用。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现实是,心头的情绪要想得到释放,必须要有合适的管道,要有承载的平台,旧的渠道已经逐渐荒废,新的通路还在上下摸索。要完成这个过程势必要有个阵痛期,至于时长多少,就要看全社会的智慧水平和努力程度了。

(熊建,海外网专栏作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姚凌、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