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图源:海外网)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了2018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稳中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各类风险有序有效防控。
李克强说,上述主要预期目标,考虑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符合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际。从经济基本面和就业吸纳能力看,6.5%左右的增速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涵盖农民工等城镇常住人口,2018年首次把这一指标作为预期目标,以更全面反映就业状况,更好体现共享发展要求。
6.5%意味着什么?
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9%,远超预期目标,李克强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而2018年6.5%的目标又意味着什么呢?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晓光认为,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十三五期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6.7%,2017年经济增速达到6.9%,这为2018年经济增速留出余地。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指出,6.5%的经济增速符合当下的基本国情。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央在重视经济发展规模的同时,也重视发展质量。
中央电视台分析指出,6.5%意味着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求质求量。经济增速放缓并不意味着居民收入增长降低。如今中国经济底盘大,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82.7万亿元,保持这样的增速可能在2021年,即建党100周年时,达到经济总量100万亿。
设定这一经济增速有两点考量。首先,要保持经济发展速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奠定基础。其次,中国依然面临结构调整的问题,需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因此适当调整经济增速,有助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供给侧改目标怎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8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2018年,将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继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大力简政减税减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那在未来的一年里,中国供给侧改革的侧重点将在哪里呢?
刘晓光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目前,中国在去产能、去库存等方面成绩显著。未来可能会拓宽行业的广度和改革的深度,在补短板和去杠杆上发力。(海外网 戴尚昀)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戴尚昀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