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香港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8-03-06 07:28:57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摘要:最近一年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从“区域合作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1520292673903167.jpg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在过去五年中,“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深入推进,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

过去几年,国家对香港经济给予了大力支持,“深港通”、“沪港通”、“债券通”等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促进了香港经济尤其是股市、债券等金融业发展。即使相对不起眼的“香港保险业”,也由内地客撑起半边天。内地客到港购买保险的保费已由2008年的32亿港元增至2016年的726亿港元,8年上升超过20倍。内地的支持对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贸易、物流中心起了关键作用,为维持香港繁荣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香港与内地的合作并不顺利,正如中央政治局常委赵乐际3月3日列席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联组会时谈到的,“希望港澳集中力量解决‘深层次问题’”。

香港的“深层次问题”包括持续多年的政治争拗,且争拗扩大或延伸到了“与内地关系的争拗”上。2011年后,一些港人不仅反对内地人赴港自由行的“一签多行”,而且反对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反对开发与深圳接壤的新界东北发展计划。此外,香港和内地之间的关系已从过去的互补性很强的经济合作变成互补下降而竞争加强,大湾区内广州、深圳、香港在金融、航运、科技等领域的角力加剧,这些都制约了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香港经济发展。

“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李克强总理在“对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再次提出“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内地与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中央政治局常委赵乐际3月3日列席港澳地区全国政协委员联组会时提出的四点希望之一也是:“(港澳)要利用‘一国两制’的优势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断拓宽港澳与内地共同发展空间”。最近一年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从“区域合作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见证下,港澳两位特首、国家发改委主任、广东省省长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201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要“科学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已经进入审批程序。这些充分显示,中央对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及港澳与内地合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西方国家遇到众多经济难题,反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正在西方抬头,因此香港已经难以依靠西方提供发展机会。而中国正处于腾飞阶段,“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更是推动区域发展的火车头,西方及亚洲国家争相同中国建立经贸联系。如果香港未能坐上国家高速发展的列车,无疑对会进一步被周边国家和地区超越并被进一步边缘化,所以融入国家发展对香港已经很重要。尽管香港与内地经济互补性不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但是互补性依然存在。香港拥有高度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先发优势,而且是人流、物流、服务流、资金流、信息流最融通地区,是区域金融、信息、贸易、法律仲裁中心,这些正是包括广东在内的内地省市缺少的。香港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这一重大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担当欧美等国家与中国的桥梁枢纽角色,并借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

港区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计划在出席两会时提交逾60余项建议及提案,其中关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提案最多。包括建议“确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各自分工和职能定位,香港应在大湾区建设中强化金融和国际物流功能”;“进一步破除制度壁垒,建立大湾区经贸、产业、金融、交通、社保、医疗等领域的共同规则,推动各类要素顺畅流通和有机整合”;“进一步丰富香港在人民币集资融资、贸易结算、资产管理、并购咨询、零售银行、支付清算和网络保险借贷等方面的功能,加强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发展大数据、加强科技基建等政策,将整个大湾区发展成智慧城市群”等等。

合作与融合是世界发展潮流,与内地合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相信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以及特区政府及广大港人的努力下,港人必将与内地人民共享国家的发展成就,香港也将继续维持繁荣与稳定。

(陈丽君,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海外网专栏作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吴正丹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