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大学”来了!释放高校改革新信号

2018-04-23 13:43:02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在远离城市的小镇上安安静静做学问,成就世界一流大学,这值得我国建设一流大学思考学校的办学模式与机制。

pbu788217_06.jpg

近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全文重磅发布,总共分为十章,规划期限至2035年。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规划纲要中,一项重要的规划引人注目: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新区办学,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统筹科研平台和设施、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中心资源,构建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聚集高地。规划原文透露了两个信息,未来,将有不少“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新区办学;“雄安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将使用新机制、新模式。

一直以来,在中国社会存在“一流城市,一流大学”的说法,其涵义是一流城市和一流大学彼此滋养,一流城市建设需要一流大学培养人才、输出科研成果,而一流大学建设要得到城市的支持。按照这种逻辑,在雄安新区建设一流大学,是整体规划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要真正建设一流的雄安大学,需如规划所提到的使用新机制、新模式,尤其是要对一流城市,一流大学有新的理解。

总体看来,中国社会对一流城市、一流大学的理解,还比较功利。一方面,一流城市希望一流大学为己所用,包括多在本地招生学生,教授开展的学术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大学则希望城市给本校提供更多办学资源,对城市资源有很强的依赖。这并不利于大学建设,首先,一流大学不是为一个城市培养人才,城市对一流大学的回报要求,也非在当地多招学生,一流大学一定是国际化的大学,面向全国、全球招生,培养的学生并不只针对城市发展。如果只针对城市发展办学,那就是地方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其次,城市建设要获得人才,要有海纳百川的心态,用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再次,一流大学的办学经费来源应该是多元化的,不能过多依赖财政拨款。在发达国家,有的世界一流大学就在小镇上,学校能建成为一流大学,显然不是靠当地提供资源,而是有完整的筹集办学资金的体系,与此同时,学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实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在远离城市的小镇上安安静静做学问,成就世界一流大学,这值得中国建设一流大学思考学校的办学模式与机制。

雄安新区规划提到用新机制、新模式举办大学,这值得期待。这不仅对雄安大学建设很重要,也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有积极意义。当前,中国正在进行“双一流”建设,也需要以改革为动力实现建设目标。中国大学在建设一流大学时,需要推进去行政化,去功利化的改革。所谓去行政化,就是政府要向学校放权,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改革校长遴选方式,实行校长公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所谓去功利化,是不能急功近利,追求短期办学政绩,中国正在建设的“双一流”大学,就存在过度强调论文、课题、经费、项目,由此出现重学术研究,轻人才培养,以及学术研究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要去功利化,大学必须建立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负责教育和学术事务的管理和评价。

最近几年来,对于某地新办大学,中国社会的关注点,都聚焦在这所新办的大学,究竟能在改革上做出多大突破上。包括前不久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的西湖大学,学校提到建立基金会办学模式,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比西湖大学宣布要在15年内媲美加州理工学院,还令舆论关注。

雄安新区在发展高等教育时,需要做好改革顶层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办学模式和机制设计,包括引进国内外高等教育资源时,也要采取新机制、新模式。据报道,目前已有不少高校主动对接雄安新区,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北京“双一流”建设高校外,河北、辽宁等省均有高校对接雄安新区。对于这些学校到雄安办学,也要明确,必须采取新机制、新模式。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海外网专栏作者)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介瑾、栾雨石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