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谈,但中国也是有底线的!

2018-04-26 14:20:48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美贸易摩擦并不是新鲜事,双方可以通过双边或者多边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重要的是谈判和按规则行事,而不要迷信所谓“交易的艺术”。

pbu781439_08.jpg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表示,美国财政部长史蒂芬▪姆努钦将来华就中美经贸问题进行磋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4月2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已经收到美方希望来北京进行经贸问题磋商的信息,中方对此表示欢迎。

同时,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4月26日的发布会上再次指出中国反对所有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中国已经按照底线思维的方式,做好了应对任何可能的准备。

始于3月下旬的中美贸易摩擦已经1个多月了,考虑到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给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正日渐显现,中美双方应当开始谈起来了。

3月22日,特朗普决定对华采取投资限制措施,并拟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4月4日,美方发布了加征关税清单,决定将对中国输美的1333项合计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4月5日,特朗普又表示要额外对1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最近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既是特朗普经济民族主义想法的直接结果,也是对自己“交易的艺术”的迷信。

特朗普以“美国第一”为口号参加竞选,经济民族主义和重商主义是他对外政策,尤其是贸易政策的核心思想。在他看来,世界上只有两类国家:一类是对美贸易盈余国家,这些国家是美国就业不足、工资不平等增长的关键原因;一类是对美贸易平衡或者赤字的国家,这些国家才是美国的好朋友。而且,他相信国家的实力取决于积累贸易盈余,只有多出口,才能增加就业和积累财富。在这种经济民族主义和重商主义指导下,特朗普上台之后,采取了一系列非传统的贸易政策,包括退出TPP,对输美的钢铁等产品加征关税,要求美国盟友如日本、韩国、德国等平衡对美贸易,威胁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针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是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最新体现。

尽管很多专家已经指出“降低逆差不必然会增加贸易福利”、“减少双边的贸易不平衡,不会改变美国总统贸易平衡”,“美国贸易逆差问题及其持续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美国霸权的影响以及美国的低储蓄率”,但是特朗普政府仍然痴迷于通过施压降低双边贸易赤字,其主要逻辑是增加就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就业。这也是特朗普获得政治支持的重要基础。但是,美国制造业吸纳就业人口的下降是历史性事件,从二战之后,制造业就业人口在全部非农业就业人口中的比例一直在下降,1944年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比达到历史高点39%,之后持续下降,2015年降至8.6%。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的下降是由于技术进步及其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通过加征关税方式,并不能实现把工作带回美国的目标,反而会造成福利水平的下降。

中美贸易摩擦并不是第一次。之前,双方都通过双边或多边的方式妥善的解决了,单边主义或者关税施压并不是解决办法。

2017年11月8日,特朗普访华。为了促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特朗普及美国商贸代表团一落地,双方企业家就签署了19项商业合作协议,涵盖生命科学、航空、智能制造等领域,合同金额约90亿美元。在特朗普访华的三天内,双方企业家共签署了34个合作项目,合同金额超过2500亿美元,包括在能源领域合作和采购波音飞机等。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在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之后,美国提出全球贸易不平衡,尤其是其他国家针对美国的贸易盈余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要求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国家平衡对美贸易。在2010年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强调“强劲、可持续、平衡”的增长,并且设计了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评估机制,要求成员国家贸易不平衡占GDP比例不应高于3%。在之后2年,中国将贸易盈余占GDP比例降至3%之下,美国也将贸易赤字占GDP比例降至3%之下。

经济学告诉我们,贸易赤字很多时候并不是经济虚弱的表现,恰恰相反是强劲经济的反映,对于大国更是如此,双边施压降低贸易赤字无助于一国总体经济平衡。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美贸易摩擦并不是新鲜事,双方可以通过双边或者多边协商的方式解决争端,重要的是谈判和按规则行事,而不要迷信所谓“交易的艺术”。

(曲博,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戴尚昀、李鹏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