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澳大利亚制衡中国?马克龙醉翁之意不在酒

2018-05-04 11:14:50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马克龙近期的关注点并不在于真正如何与澳大利亚和印度合作来制衡中国,而是如何加大法国在全球各类安全事务中的参与度。加大参与度与实质去制衡中国是分属于两个不同阶段的问题。

图片1.jpg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澳大利亚总理特伦布尔。(图源:视觉中国)

自2017年5月上台以来,法国总统马克龙频繁出访各国。据统计,仅在2018年,马克龙就马不停蹄地先后访问了中国、意大利、英国、瑞士、比利时、印度、韩国和美国等国家。5月1日,马克龙又访问了澳大利亚。这种出访频率,让人不禁要问,新一届法国政府的对外政策究竟是什么?其最优先的关注是什么?

首先,马克龙借此来塑造法国式的英雄主义和胜利的精神。2017年马克龙接受法国著名政治杂志《观点》(Le Point)采访时就明确表示,现在我们的国家没有英雄了,我们必须再次成为一个骄傲的国家,我们必须去向群众展示在法国有英雄,要有克服失败的精神,我们正在成为一个胜利的国家,因此,我们要重新塑造政治上的英雄主义和雄心。

这种叙事话语的背后,是马克龙想要恢复法国往日国际地位的设想。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法国经历了国家发展的光辉三十年。但此后增长一直乏力。在欧债危机期间,甚至被称为“欧洲心脏的定时炸弹”。而马克龙想做的正是将法国拉回到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中心,所以其第一步,就是与世界各个主要大国力量相接触,让外界看起来似乎法国出镜频繁,又再次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主角。更重要的是,马克龙尝试改变法国近几年的形象,想让人们忘记那个不断遭遇恐怖袭击的法国。

其次,马克龙希望大力推动欧洲改革,重新振兴欧洲的实力,而且其对于法国的设想也与欧洲的振兴息息相关。自欧盟(欧共体)成立以来,虽然对法国的角色以及与德国的互动存在各类不同的看法,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法国从没有想过脱离欧洲来独自发挥自己作为中等国际力量的角色。马克龙最初是靠“重塑欧洲”的口号赢得了大选,在上任之时他也表示,欧洲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是要成为和中国及美国一样量级的国际行为体。4月17日,马克龙在欧洲议会雄心勃勃的演讲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甚至公开表示,一个真正的法国回来了。

不过,马克龙的这种欧洲设想,首先需要建立在同德国合作的基础之上。这从马克龙访问德国的次数便可看出端倪。其上任后第一次出访便去了德国。据统计,至今他已经在各类场合五次出访德国。而德国方面,默克尔在国内的影响力有一定下降。在这种局面下,默克尔也想通过法德核心,推动欧盟改革以及重塑欧洲的措施,来提高自己的支持率。此时马克龙更加需要抓住默克尔的这一心理,促进自己对于欧盟改革的设想,特别是要赶在明年欧洲议会选举之前。

其次,马克龙对于欧洲的设想,还考虑跨大西洋伙伴,美国的态度。所以此次访问美国,马克龙并未企图去影响或者说服特朗普,而且话题也很少涉及欧盟改革,而更多地是尝试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为以后法国和欧盟的改革减少外界可能的阻力。

所以,马克龙目前的外交政策主要以联合德国大力推动欧盟改革并促进法国振兴为主,同时尝试减少来自美国的阻力,甚至可能会谋求到一定支持,以便在未来能够将一个团结、强大的欧洲推向国际舞台。那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就不难理解当下马克龙访问澳大利亚的目的了。马克龙在访问澳大利亚期间提出了“法澳印战略轴心”,在访问澳大利亚海军基地时也表示,这一轴心对于该地区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笔者认为应该从更加全面的视角来审视这一问题。

马克龙近期的关注点并不在于真正如何与澳大利亚和印度合作来制衡中国,而是如何加大法国在全球各类安全事务中的参与度。加大参与度与实质去制衡中国是分属于两个不同阶段的问题。当下,马克龙推动的法国国内经济改革遇到一定阻力,其呼吁的欧盟改革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推动,美国对欧盟的惩罚性关税问题并未根本解决,所以近期马克龙的优先考虑很难从这些议题转移到一个距离法国较遥远的国际问题上。长期来看,如果欧盟真的能够实现马克龙设想中的改革,形成了一个团结且强大的欧盟,那么这个时候才是法国真的能够借助这一轴心发挥作用的时候。而到了那个时候,法国肯定也不会甘于被纳入美日印澳“四边形”之中。但是,至少从目前来看,欧洲自身问题的解决、法国式英雄和胜利精神的塑造,还任重而道远。

(马骏驰,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戴尚昀、李鹏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