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观史”掀热潮 让逛博物馆成为生活方式

2018-05-18 15:41:24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分布在中国的众多博物馆,既是公众了解历史文化的一大平台,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闻名对话的重要窗口。

8e255cd57d554a359700b3b2e02c3de5.jpg

故宫博物院(图源:中新网)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这个旨在向公众传达“博物馆是促进文化交流,丰富文化生活,增进人们之间相互理解、合作,实现和平的重要机构”这一理念的纪念日,1977年由国际博物馆协会发起并设立,设立以来。从美洲到大洋洲,经过欧洲,再到亚洲和非洲,已经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万个博物馆加入到了这个日子的纪念活动中。

纵观历史,人类一直在刻画我们今天所知的历史记忆。而博物馆则是人类文明成果的聚集地,是展示历史文化的宏伟殿堂,展示了自然、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的光辉成就,是人类社会的精神家园。中华文明更是灿烂辉煌,分布在中国的众多博物馆,既是公众了解历史文化的一大平台,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窗口。据《中国博物馆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前,中国登记在册的博物馆综述已达4873家,其中免费开放的4246家,全国博物馆年接待观众约9亿人次。

随着博物馆行业的不断发展,前来博物馆参观的人流也是水涨船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于博物馆宣传教育的加强,大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井喷式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休息的时间通过观看展览或是文艺演出来度过。不时在故宫文物展甚至是文艺演出现场出现的“故宫跑”,也是当前国人文化诉求的自然流露。

在对于国人文化诉求的上涨感到欣喜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出现热门文化现象的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与此相比,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文化活动或是博物展览的宣传不到位,导致优秀的博物馆不被人知,当地一些居民甚至一年都不曾看过一次展览,或去过一次博物馆。

在近5000家博物馆中,共有130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其中有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也有很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小众博物馆。由于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群聚集不同、文化市场的活跃度不同,这种东西部、城乡之间的文化不平衡现象是确实存在的。

同时,我们也能欣喜的看到,国家近些年出台的一些政策,也在着力解决文化供给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不少地方都着力发挥自己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博物馆,或是用当地特色来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让逛博物馆成为生活方式”也成为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导向。每年临近博物馆日,各地博物馆也会开展各项特色展览,举办各项特色活动。《人民日报海外版》也推出了“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系列报道,让海内外读者看到了旅顺博物馆的厚重历史、荆州博物馆的精美文物、青州博物馆的秀丽瑰宝、宁波博物馆等的艺术气质,这些鲜少被人问津的一级博物馆,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

习近平主席不止一次地前往首都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西安市博物院等地“打卡”,他曾表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参观历史文物,就是见证历史,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历史文物,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灿烂文明,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中国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综编/海外网 介瑾)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介瑾、李鹏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