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携手共同推进地区安全合作

2018-05-23 11:15:38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要保持地区安全形势的稳定,需要各国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以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决热点问题。

1122871539_15269931163801n.jpg

习近平会见上合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第十三次会议外方代表团团长(图源:新华网)

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第十三次会议的外方代表团团长。对于地区安全合作,习近平开出“中国药方”。

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和地区长治久安的重中之重,在很多对外场合发表讲话时,“安全观”往往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阐述重点,“总体国家安全观”、“亚洲安全观”、“普遍安全的世界”等新理念,既符合中国及全世界人民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安全是地区国家共同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新国家安全观”时,强调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倡导新亚洲安全观,“安全不是你死我活,而是求同存异”。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以色列总理内塔胡尼亚时表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与国之间应该倡导并建立平等、包容、互利的新型国家关系。谋和平、求稳定、促发展是地区国家共同愿望,只有保障各国合法权益,尊重彼此关切,才能真正实现地区长治久安。

2015年,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演讲并表示,“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

在目前保护主义浪潮的席卷下,除经济全球化以外,安全的全球化同样重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谈及国家安全,多项举措涉及国家安全,同时他也多次强调,要“在积极维护我国利益的同时,促进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积极参与地区和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合组织提供安全合作范例

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缘起于解决边界问题的国际组织,维护西北边疆的安全与稳定是中国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重要原因。自2001年成立以来,上海合作组织构建了多层次、宽领域,以及富有成效的安全合作机制,保证了成员国之间安全合作的稳定性、务实性和长期性。

2016年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时表示,上海合作组织一直坚持安全为先,一次来巩固上合组织的发展之基。“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当前国际恐怖主义威胁日趋常态化,宗教极端思想借助网络手段加速蔓延。2017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反极端主义公约》,完善了合作的法律基础。

成立17年来,在安全问题上,上海合作组织从主要着眼于安全合作的地区性合作机制,逐渐成为世界上涵盖地域最广、拥有人口最多、涉及多个合作领域的跨区域国际组织。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成立反恐机构、举行反恐联合军事演习,提高成员国的反恐协作能力等措施,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深地区间合作共赢。

2018年5月22日,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召开之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第十三次会议的外方代表团团长。针对本地区安全形势面临的挑战,习近平强调了三点:要把握安全合作战略方向;要继续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要加强安全合作行动能力。

安全还需各国携手共建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亚洲稳定需要共同呵护、破解难题。亚洲稳定面临着新的挑战,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都有所表现,实现本地区长治久安需要地区国家增强互信、携手努力。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表示,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

“单丝不线,孤掌难鸣”,要保持地区安全形势的稳定,需要各国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以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决热点问题。习近平表示,中国将继续把自身安全同地区国家安全融合起来,同各国携手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综编/海外网 介瑾)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介瑾、李鹏宇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