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原创评论 >

意大利政局混乱暂告段落 欧盟该喜该忧?

海外网 2018-06-01 14:04:37

1122921289_15278131801061n.jpg

意大利候任总理孔特(图源:新华网)

历时两个月的意大利政治僵局终于被打破。据联合早报消息,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再次委任孔特出任总理,并接纳其部长人选名单,解决该国必须重新大选的政治危机。

在孔特拟定的内阁名单中,五星运动及极右联盟领袖分别出任经济发展部长及内政部长;原定出任财长的萨伏那,则改任欧洲事务部长;支持“留欧”的政治经济学教授特里奥成为财长。内阁成员最快于当地时间周五下午宣誓就任,并建立西欧首个民粹政府。

意大利政府组阁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中国社科院欧洲所副研究员曹慧指出,最终意大利总统接纳最新组阁名单是出于以下三点考量。

首先,总统提名的总理人选很可能在议会两院遭到否决。毕竟五星运动和联盟党在两院拥有过半席位。而重新大选便成为总统与两党联盟互不妥协、僵持下去的唯一出路。

其次,鉴于五星运动党和联盟党稳定的支持率,即使重新大选,民粹政党结盟,并最终导致内阁成员难产的“剧情”应该与眼下形势如出一辙。据IPSOS民调机构统计,在过去三个月里,联盟党的支持率已超27%,增长10%。五星运动党则在32%左右。因此,就算重新大选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最后,若意大利政府长期缺位,必将带来更多的政治、经济方面的不确定。对欧盟、欧元区而言,稳定的政局是各国更期待看到的结果。

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政府难产已造成经济外溢效应。意大利将退出欧元区的担忧令欧元承压,拖累欧洲和美国的银行股下跌,甚至有人担忧银行能否经受住一轮新的欧元区风暴。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分析公司Exante Data的主管延斯•诺德维克(Jens Nordvig)的话:“这相当令人不安。此前我们未曾看到股市真正受到冲击,但影响正在不断扩散,眼下市场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状态。”

意大利政坛乱局起于3月的意大利议会选举,在该次选举中,民粹主义政党五星运动成为得票率最高的单一政党,而由“中左”派组成的意大利政府,在此次大选中惨败,曾从2013年开始连续5年占据议会多数席位的意大利民主党,在此次选举中居然连三分之一的票数都没有拿到。但由于没有任何一个政党或政党联盟获得议会绝对多数席位,各方需协商联合组阁事宜。于是从3月意大利议会选举以来,各党派就一直处于无法协商组建政府的僵局。

进入5月以来,形势变得更为严峻。意大利总统拒绝了财长人选并导致意大利内阁组建谈崩。因此,意大利在2周内便换了两任总理。不少分析人士指出,重新进行国家大选已不可避免。不过,马塔雷拉的决定已经避免了这一情况的发生。

同时,新选出的侯任总理孔特的过往经历基本与政治沾不上边。他将领导的是一个寻求减税、增加福利支出和改革退休金制度的执政联盟,他肩上的担子不轻。据估算,要实现这些目标可能会使意大利政府财政赤字增加110亿至125亿欧元。他能否兑现执政联盟的相关承诺,以及缺乏政治根基的他能否有效驾驭执政联盟也有待观察。(海外网 戴尚昀)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戴尚昀

手机海外网
使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