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过后,这些东西得留下

2018-06-19 07:00:00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的民间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中国,世界很多地方也会举办各项庆祝活动来庆祝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不仅仅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国际影响力,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图片1.png

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雅瑶乡,居民在包彩色粽子(图源:新华网)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首儿歌唱出了端午的习俗。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每到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喝雄黄酒、插艾草,还会举办很多民间活动如龙舟竞赛等等,来缅怀屈原,传承爱国精神。

相较于其他传统节日,端午节传承更多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在不同的场合,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屈原的诗句,提到屈原的故事,赞叹其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

传承传统文化也需“仪式感”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三大代表,而节日是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渊源,承载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乡愁,无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基因”一词为优秀传统文化打上鲜明烙印。以端午节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载体。

但对于在社会工作的人来说,传统节日的风俗似乎渐行渐远,就算知道临近端午节,首先想到的必然是三天假期,而不是节日。此前,有人曾提到过“生活需要仪式感”,传统节日亦是如此,通过更具有仪式感的形式,融入新时代新元素,让全民参与其中,可以更好的让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言语中,多次提到要“结合新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端午节为例,幼儿园小朋友穿上汉服,学习古代礼仪、诵读名家经典;小学老师组织端午节知识问答,答对学生可以获得端午节香囊、红包;大学生在学校食堂一起包粽子、编织五色线;各地高校举行赛龙舟比赛,多支代表队敲着响鼓,喊着号子,在河上竞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和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在各地展开,也有越来越多的纪念、庆祝活动借着网络这一平台以更新的方式展开,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日益增强。

传统习俗“出海”增强文化自信

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的民间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中国,世界很多地方也会举办各项庆祝活动来庆祝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许多国家都会举行舞龙舞狮等活动,一同庆祝中国年。作为端午节的习俗,龙舟竞赛已经在世界多国落地生根,不仅像日本、越南等邻国有,就连大洋彼岸的美国、英国、德国也有。

这不仅仅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国际影响力,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将文化自信描述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今天,我们大张旗鼓地纪念自己的传统节日,就是要以节载道,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精神,从传统节日中汲取丰富的文化甘泉,滋养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在溯寻中国文化源头的过程中,找回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渊源流长的历史给予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传统节日中感悟民族精神的力量,在传统文化中吸收精神养料,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当代中华民族的成长。(综编/海外网 介瑾)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戴尚昀、牛宁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