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向何处去?美国与中国给出的答案如此不同

2018-07-09 09:31:25来源:参考消息网
字号:
摘要:在巴以问题的新阶段,中国应该且能够发挥更重要、更积极的作用。

“巴勒斯坦事业”伸张正义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和平的根源性问题,牵一发动全身。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积极支持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是最早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之一。无论是在巴以战争期间,还是在巴以和谈阶段,虽然中国没有直接参与,却长期在道义上支援巴勒斯坦正义事业。相比之下,欧美国家却偏袒以色列,向以色列提供金援、技术、武器及道义支持。

近来,巴勒斯坦问题的焦点、路径和国际环境均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的正义立场得到越多来越多国家的支持,甚至美欧国家的民众、政府也向中国立场靠拢。自1991年马德里和谈以来,破解巴勒斯坦问题的路径是率先解决巴勒斯坦建国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一举解决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存问题,“两国方案”一直是巴以和谈的灯塔。然而,2014年巴以和谈失败以后,“两国方案”已经遥不可及,巴以和谈亦难以有实质性进展,巴以双方内部都不存在继续和谈的条件。

在巴勒斯坦最终地位不解决的情况下,以色列只能通过“冲突管理”维护自身安全,主要措施是进一步实施巴以隔离、加强对占领区巴勒斯坦人的安全控制。巴勒斯坦则在通过和谈建国无望的情况下,正单方面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国际化,希望通过国际压力迫使以色列让步,改善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存条件。

在国际社会,同情心和支持越来越向巴勒斯坦方面倾斜,强烈要求以色列保证巴勒斯坦人的基本权利。传统上,第三世界国家支持巴勒斯坦事业,美欧支持以色列。

巴勒斯坦问题的焦点从最终地位谈判,转向改善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环境,其路径从巴以和谈向国际施压转换,以色列现行政策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严峻。可见,欧美发达国家的立场正在缓慢地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立场靠拢。在这个阶段,国际舆论、同情心、经济压力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支持巴勒斯坦事业,符合中国的外交传统,有利于中阿传统友谊,也是国际道义之所向。因此,在巴以问题的新阶段,中国应该且能够发挥更重要、更积极的作用。

“文明互鉴”通民心

中国与中东关系源远流长,两千多年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与中东连接在一起。但是,中国与中东的交往时断时续。在伊斯兰教扩张和蒙古西征期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互动最为频繁。奥斯曼帝国建立后,阿拉伯国家与中东实际上成为中国同西方交往的障碍,15-19世纪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交往非常少,只有少数商人、朝觐者敢于冒险进入这一区域。20世纪初,在英帝国的统治下,中东、中亚、南亚和中国之间的通道得以恢复,但中国自身处于内乱时期,对中东完全无力关注。

可见,500多年来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之间没有深入、密切的交流,双方在文化上、心理上的隔阂、陌生、疏远感可想而知。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与中东的交往主要集中在政治、政府领域,民间文化、教育交流非常有限。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主要开放对象是西方国家。阿拉伯现代化100年,主要交往对象也是西方。中阿全方位、密切、深入的交往是最近20年的事情,可以说中阿大规模经济、人员互动是在没有打好文化基础的时候骤然开始的,这一课必须补上。

2014年习主席在中阿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上宣布,今后三年,中国将为阿拉伯国家再培训6000名各类人才,同阿方分享发展、减贫等方面经验,交流中方的先进适用技术。未来十年,中方将组织1万名中阿艺术家互访交流,推动并支持200家中阿文化机构开展对口合作,邀请并支持500名阿拉伯文化艺术人才来华研修。阿拉伯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安全方面是分裂的、碎片的,难以作为一个集体打交道,但恰恰在语言文化上是一个共同体,非常有利于多边合作机制的运作。

当西方国家向中东输出“民主革命”“华盛顿共识”时,中国积极同中东国家共同推动“文明互鉴”。自2004年起,中国孔子学院为阿拉伯国家培养汉语人才7万多人。2016年阿拉伯国家赴华留学人数达18050人,中国赴阿拉伯国家留学人数为2433人。2012年以来,中国先后派167个艺术团组、3958人次赴16个阿拉伯国家演出。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